基于化学吸收法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优化与机理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何亚峰

河北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 072754

摘要

本文研究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在化工管材领域的重要性,以化学吸收法为基础,着重研究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优化和机理。概述了二氧化碳的传统捕集方法,特别是化学吸收法的应用现状。随后,通过优化溶剂选择与性能评价、反应工艺条件以及应用热积分技术,对化学吸收法进行了全面优化。在机理研究方面,深入分析了吸收过程与传质过程,揭示了二氧化碳捕集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优化后的化学吸收法提高了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降低了能耗和溶剂损耗。机理研究表明,吸收过程与传质过程是影响捕集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化学吸收法在CO2制甲醇工艺中表现出色,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基于化学吸收法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通过优化溶剂选择、反应工艺条件以及应用热积分技术,实现了高效、低能耗的捕集效果。该技术有望在更多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化学吸收法;优化;机理研究

正文



引言

CO2捕捉技术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二氧化碳捕捉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吸收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管材领域,前景广阔。但是,它还面临着效率不高、工程实践中的高成本问题。因此,对于化工管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其捕集效率和经济性,而且对于以化学吸收法为基础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优化和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在当前备受关注。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认识也逐渐加强。吸收法作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尽管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捕获效率,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受到了效率不高、成本较高等问题的限制。对于化工管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提高吸收法的捕获效率和降低成本显得尤为关键。优化吸收法和研究其机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1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概述

1.1 传统二氧化碳捕集方法

二氧化碳传统捕集方式包括两大类:物理吸附和化学吸收。物理吸附通过变压或变温的方式,利用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使气体分离。吸附剂常见的有活化炭,沸石等。但物理吸附法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着限制其推广的吸附剂再生难、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另一类是利用溶剂选择性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吸收法。它的优点是捕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实现大规模应用工程化等1。传统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收两种方式。尽管物理吸附法存在一些限制,但化学吸收法因其高效、广泛适用等优点而受到工业界的青睐。随着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对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也将更加重要和紧迫。

1.2 化学吸收法在二氧化碳捕集中的应用

作为CO2捕获技术的核心方法之一,化学吸收法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其基本原理是在吸收剂中通过接触二氧化碳气体,使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吸收含有活性成分的吸收剂。常用的吸收剂有胺类,碱性溶液等,使用最多的是胺类。化学吸收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技术成熟,适用于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因而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燃煤发电,天然气加工等。但能耗高、溶剂损耗大等问题也存在于传统的化学吸收法中,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2 化学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优化

2.1 溶剂选择与性能评价

在化学吸收法CO2捕捉技术中,影响捕捉效率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是溶剂的选择和性能评估。选择溶剂要考虑其对二氧化碳的选择性高,溶解性好,稳定性及再生性好等特点。常用的吸收剂有胺类、碱性溶液等,其中因二氧化碳亲和力高,吸附特性可逆性强,而备受关注的是胺类吸收剂。胺类吸收剂通常根据甲醇胺(MEA)、乙醇胺(DEA)、二甲醇胺(DMEA)等胺类吸收剂的分子结构、碱度和氨基数量等特征来选择2。优化化学吸收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溶剂的性能。业绩考核主要包括吸收率的考核、吸收量的考核、能耗的考核等指标。吸收剂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和模拟计算加以确定,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基础。此外,为克服挥发性大、强腐蚀性等传统胺类吸收剂的缺陷,近年来,离子液体、功能化溶剂等一系列新溶剂不断涌现,挥发性低、抗腐蚀性强,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化学吸收法CO2捕集技术优化的关键环节——溶剂选择与性能评价,对于提高捕集效率,降低成本,溶剂选择与评价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2.2 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在提高捕集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方面,在化学吸收方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吸收反应的主要参数之一是温度、压力和溶剂浓度。吸收剂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速度由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促进,吸收效率也会提高。一般来说,温度低,压力大,但要考虑温度对能耗的影响和压力装置的安全性,这有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溶剂浓度的选择对反应过程也有重要影响,但浓度过高会增加溶剂的损失和能量消耗,特定的溶剂浓度会提高CO2的溶解度和吸收速度。反应过程优化的关键还在于吸收塔的结构设计和运行条件。吸收塔结构的合理设计有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促进吸收和传质二氧化碳的作用。吸收塔的工作效率也会受到适当气体流速和塔板布置的影响。提高化学吸收法捕集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优化再生工艺条件。吸收剂的再生效率可以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溶剂损失,优化再生温度、再生气体流量等条件来提高。化学吸收法CO2捕获技术通过合理调整和优化反应工艺条件,实现了高效运行。为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2.3 热积分技术在化学吸收法中的应用

降低耗能的核心策略在于在化学摄取阶段应用热能积聚技术。这项技术能够降低能量使用量和操作成本增强系统的能源效率,它通过高效地运用在吸收阶段散发出的热能,以达到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重复使用3。热积分工艺能够将捕集剂在更新阶段散发出的热能转移至未使用的捕集剂以此达到能量的循环再用。这类热量累积方法能够降低吸附剂复原时的能量耗费增进系统的能源使用效率。利用热量聚合方法能够操控捕集介质的热度波动作用于吸附作用的均衡状态,以此增进吸附效能和吸附容积,继而促进二氧化碳的截获性能。热集成分析方法亦能提升吸附剂的复原能力加快二氧化碳的释放。热量累积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收集效能减少操作费用,促进二氧化碳拦截技术的持久增长,在化学摄取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3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机理研究

3.1 吸收过程机理分析

吸收过程是化学吸收法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二氧化碳在吸收剂中的捕集效率。吸收过程机理的研究通常涉及溶剂与二氧化碳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等方面。在溶剂与二氧化碳接触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会与吸收剂表面或溶液中的活性位点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5。这一过程涉及吸附剂的亲和力、表面活性位点的密度和分布等因素。此外,吸收剂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动力学也是吸收过程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吸收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等参数,可以深入理解吸收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并为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提供依据。

3.2 传质过程与界面反应研究

传质过程和界面反应是影响化学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传质过程主要包括气体-液体传质和液体-液体传质两个方面5。气体-液体传质过程受气体相和液体相的质量传递速率、界面传质阻力等因素影响,而液体-液体传质过程则涉及吸收剂的再生和再循环过程。在界面反应方面,研究液相与气相之间的物质传递、表面张力等参数对于理解二氧化碳在界面处的吸收和脱吸过程至关重要。此外,界面反应还涉及吸收剂与被吸收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如胺类吸收剂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吸收反应。通过深入研究传质过程和界面反应,可以揭示二氧化碳在吸收过程中的传输规律和反应机理,为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4 化学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在CO2制甲醇中的应用

4.1 CO2制甲醇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液态阳光技术结合了可再生能源与化学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其中,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是这一技术的核心应用之一。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再进一步电解水产生氢气,最后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这一过程不仅有效地存储了可再生能源,还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减排,为环保能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6

4.2 CO2制甲醇工艺应用化学吸收方法案例分析

某火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为了降低碳排放并实现废气的资源化利用,电厂决定采用CO2制甲醇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的捕集、氢气的供应、催化剂的使用以及甲醇的提取等步骤。火电厂烟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首先通过一套化学吸收系统进行捕集。该系统采用饱和碳酸钾溶液作为吸收剂,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钾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钾。反应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反应生成的甲醇需要从反应混合物中提取出来。该工艺采用蒸馏方法进行甲醇的分离和提纯。蒸馏过程中,甲醇与其他组分分离,得到高纯度的甲醇产品。化学吸收方法能够高效地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促进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反应,提高甲醇的产量。 通过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合成甲醇,该电厂有效地减少了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

4.3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CO2制甲醇工艺是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化学品的重要技术,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促进可持续发展。化学吸收方法是其中的关键工艺,通过吸收剂捕集二氧化碳,进而促使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然而,尽管CO2制甲醇工艺应用化学吸收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CO2制甲醇工艺的应用需要广泛的推广和市场接受度。目前,该工艺在市场上的认知度较低,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对该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7

结语

化学吸收法在二氧化碳捕集领域优势明显,尤其是在提高捕集效率和实现大规模应用工程化方面,尽管物理吸附法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但化学吸收法因其高效、广泛适用等优点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化学吸收法的优化方面,溶剂选择与性能评价成为提高捕集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选择胺类等吸收剂,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估,可以有效提高二氧化碳的稳定性,通过调整温度、压力和溶剂浓度等参数,可以提升吸收剂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速度,进而增强捕集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明剑,董胜节,严新平,等. 船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综述 [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4, 24 (02): 1-19.

[2]谷俊男,邢心语,李磊,等. 膜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工艺技术进展 [J]. 现代化工, 2023, 43 (S1): 81-84.

[3]胡道成,王睿,赵瑞,等.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及适用场景分析 [J]. 发电技术, 2023, 44 (04): 502-513.

[4]张嘉伟,顾文波,张富龙. 基于化学吸收法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J]. 低碳化学与化工, 2023, 48 (04): 96-106.

[5]向轶,陈艳艳,吕文豪,等. 碳捕集技术应用进展及碳交易市场分析 [J].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20, 38 (05): 353-357.

[6]邬高翔. 天然气净化厂高含CO_2尾气捕集工艺技术研究[D]. 西安石油大学, 2020.

[7]谢辉,孙立勋,李治. 水泥企业碳捕集方案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0, 18 (04): 59-61.

作者简介何亚峰(1981—),男,汉族,河北无极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工管道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