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运行管理与供电可靠性分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斌 曾江 聂炳名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宁市供电分公司 湖南 常宁 421500

摘要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配送系统作为连接电源与用户的关键环节,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供电可靠性和用户体验。然而,当前电力配送系统在运行检修管理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研究论配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强化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还能够带来经济效益、提高运维效率、推动智能化发展,同时也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电力行业的管理决策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配网;运行管理;供电;可靠性分析

正文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最后一级,直接关系到终端用户的用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然而,传统的配电网存在着许多挑战,如信息不对称、设备老化、负荷不平衡等问题,这导致了供电事故频发和供电质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和效率,配网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配网自动化通过引入智能设备、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实现了对配电网的智能监测、智能控制和智能管理。它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状态、快速诊断故障、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并通过智能调度和优化算法,实现负荷均衡、能量优化和故障快速恢复。

1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原则

1.1安全性原则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对电力资源的需要量也不断增大。为确保电力输送质量,电力单位应加强对配电网的管理工作,并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以确保配电网高效、安全运行。只有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和运转稳定。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早发布预警,以确保配电网的运行稳定和安全。

1.2可靠性原则

在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中,安全性、可靠性是关键。良好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配电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关人员必须合理规划电网系统,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通信效率,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2.1缩小故障范围

配网自动化建设可对供电可靠性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通过智能分配和反馈体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状态和性能,快速识别潜在故障和异常情况。这有助于提前预防问题的发生,减少停电事件的发生频率。当故障发生时,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精确定位问题所在,从而缩小故障范围,减少受影响的用户数量。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而且能缩短故障修复时间,减少停电时间,减轻用户的不便。

2.2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配网自动化建设在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自动化系统,可实时监测电网的状态和性能,及时识别故障和异常情况。一旦故障发生,系统能够自动化地快速定位故障点,不需要人工巡检,从而缩短了故障定位的时间。此外,系统还能实施自动化的隔离措施,将故障区域与正常区域隔离开来,以防止故障蔓延。这减少了停电的范围,仅影响受故障区域内的用户,而其他用户能够继续获得正常供电,提高了整体供电可靠性。总之,配网自动化建设通过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和范围,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减轻了用户的不便。

2.3实时控制

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在实时控制方面尤为显著。通过实时监测电网状态和性能,自动化系统能够迅速捕捉电网中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问题。这使得电网管理者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潜在的故障或问题,从而避免了潜在的停电事件。实时控制还包括对电网设备和操作的实时调整,以确保电网在各种条件下都能维持正常运行。例如,当电网负荷突然增加或设备出现故障时,自动化系统可实时调整电网参数,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2.4负荷管理和网络优化的影响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负荷管理和网络优化功能对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实时监测负荷需求和应用智能调度算法,系统能够实现负荷均衡和网络优化,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配网自动化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负荷数据,准确预测和调节负荷需求,避免负荷过载或不平衡的情况,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此外,通过网络优化算法,系统能够动态调整供电路径、设备运行状态和电力传输策略,提高配电网的效率和可靠性。通过合理的负荷调度和网络优化,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确保负荷的合理分配和电网的高效运行,减少了负荷过载和不平衡对供电的影响,提高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2.5容错性和可靠性设计的影响

容错性与可靠性设计是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对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容错性设计能够减轻系统故障对供电的影响,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容错性设计包括故障恢复机制、冗余设备配置和故障备份策略。系统需要具备快速的故障检测和诊断功能,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恢复供电。同时,通过配置冗余设备和备用通信线路等手段,系统能够在主要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设备,避免供电中断。此外,定期进行系统的备份和数据存储也是确保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3配网运行管理与供电可靠性管理方面的强化措施

3.1设计站点串联控制和监控

建立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传感器设备和通信网络实现对各个站点的远程监控,实时获取电网各个站点的运行参数、设备状态和告警信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将电网各个站点的运行状态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运行监测平台,监测电流、电压、频率等实时数据,以及电网设备的温度、振动、湿度等监测指标,确保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远程监控系统可以自动采集各站点的运行数据,并将其存储在集中的数据库中。这些数据包括历史记录、实时数据、事件日志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发现设备异常、故障趋势等问题,并进行预测和预防。

3.2控制装置更新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力系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实践应用。其中之一是控制装置的更新。在电力系统中,控制装置起到关键作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然而,变压器的安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变压器的消耗、型号选择及电密度增长率等,可能导致后期的超负荷运行,从而影响设备的功能。为应对这一挑战,电力系统需选择适当的电控设备,并及时更新控制装置,以监督配电网的供电情况,确保变压器的稳定运行,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负荷要求。控制装置的更新是确保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步骤。它允许电网管理者采取及时措施来监测和管理电力设备,特别是变压器。

3.3故障检测技术

对于配电网运行中的故障,及早开展故障检测和定位工作尤为重要,以便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有效支持。目前配电网故障检测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尽管GIS系统能够早期发现存在的故障问题,但不能实现故障位置的快速定位,容易导致故障问题进一步扩大。为解决这一问题,运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定位优势,快速、准确地找出出故障位置,从而有效提高故障检修的效率和准确性,以确保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4做好配网设备检修维护

在配网运行维护工作中,有关技术人员应积极学习先进的维修和监控设备技术,充分发挥这些设备在配网系统维护工作中的智能化优势,获得更为准确、全面的数据。同时,电力企业要与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运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对配网线路的状态展开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检修计划,对不同季节所存在的隐患进行识别和规划,将存在的问题统计归纳,按轻重缓急分类,有针对性地对配网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修和维护。

3.5制定区域网专项规划

在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公司与城市规划部门密切合作,进行综合规划与协同发展。综合考虑城市用电需求、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等因素,在区域范围内优化电网布局,并将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衔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区域网专项规划中,进行经济效益评估,考虑电网建设成本以及未来运维、维护成本等因素,通过合理的投资策略和资源配置,降低电网建设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确保电网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可持续性。通过区域网专项规划,优化电网结构,提升电网运行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根据区域负荷分布、用电特点、供电可靠性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和布局变电站、配电线路等电网设施,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输电损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3.6优化配网结构规划

配电网的安全是影响配电网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要以实际情况、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和区域的未来发展情况为依据,对电力配网进行合理规划,利用科学方法提高配电网系统运行灵活性、优化配电模式等,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在进行配网规划时,要着重考虑配网结构的优化。同时,供电企业的有关部门也要对城市配电网的现实状况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考虑,对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规划做出更加科学的判定,为城市配电网络的发展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的配电线路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配电站的数目,实现配电站管辖范围的全覆盖,有效避免配电站的交叉或盲区,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结语

为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应将配电网运行的供电可靠性管理融入配电网的总体规划中,并在配电网的规划与设计阶段,开展对管理体系与制度的合理建设,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优化。因此,相关企业必须高度关注各种安全运行方式,并与现实情况相联系,持续提升配电网的安全等级,使之更好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用电需求。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和标准化工作,推动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种策略的共同作用下,电力配送系统的运行检修管理将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N].国家电网报,2021-03-02(001).

[2]刘文凤.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策略探究[J].建筑技术研究,2021,4(5):36-37.

[3]王梓丞.基于层次分析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J].自动化仪表,2022,43(4):51-54.

[4]陈泽西,王朴,田禾,等.基于负荷特征的有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监测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22,38(5):65-70,7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