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童遭受性侵害问题及防范对策
摘要
关键词
留守女童;性侵害;性侵防范
正文
前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导致农村留守女童数量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女童遭受性侵的现象异常严重。呈现出性侵女童低龄化、性侵主体熟人化、性侵场所集中化、性侵取证难等特点。农村留守女童的性侵害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监护和教育的缺失以及农村经济条件,思想观念和法制的落后。针对这一状况,应从强化家庭监护,加强学校安保工作,开设性预防教育必修课程,成立社会第三方服务组织,完善农村经济发展制度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与法律制度等角度对防范农村留守女童性侵害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农村留守女童遭受性侵害的特点
(一)性侵女童呈低龄化趋势
遭受性侵犯的农村留守女童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低龄的农村留守女童大多天真可爱,经常在监护中失去控制,有的留守女童好几天没有回来也没有人寻找她们的行踪。她们不但在精神层面缺乏爱人的关爱,而且在物质层面也难以得到保障,容易沦为性侵害的对象。
(二)性侵主体熟人化
对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童进行性侵害的主体虽然各具身份,但是大多数主体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被害人所熟悉。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在上述案件中均为邻近或同村村民,有的为邻居甚至亲属。近年来乡村教师性侵犯留守女童的事件频发,性侵犯发生之前,都是行为人利用教师这一令人感到熟悉,“安全”的身份诱使被害人,使其放松警惕,事后再利用其未成年这一特点来威胁欺骗自己,这些犯罪主体借助于熟悉的被害人关系实施性侵犯,一方面比较容易得逞,但同时也具有相当程度的隐蔽性而不容易被人们所发现。
(四)性侵证据难以取得等
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童由于个体性的安全防护意识较差,再加上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于留守女童的具体状况不了解,受到性侵的受害女童没有及时报案控告犯罪的意识,所以很长时间都不会实施犯罪,使得相关的犯罪证据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另外,由于女童年龄小,性知识掌握不充分,其被侵害时的应激反应是尽快遗忘性侵伤害,很多女童在被侵害时马上洗澡或抛弃被侵衣物,这就会导致指控被告人实施犯罪的证据丢失,也给公安取证增加了困难。
二、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童性侵原因
(一)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童缺乏监护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留守儿童多。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家庭大多是贫困户,青年夫妻一般都外出务工,把年幼的孩子遗落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舅妈的管教之下,导致家长与孩子间产生长久隔阂。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空间和可能性。然而就总体而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期缺位导致大量留守儿童缺乏父母亲情呵护以及完整的家庭教育与监管,从而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感情、教育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幼儿道德意识淡薄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缺乏情感关怀,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上仍然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缺乏道德养成教育和纪律约束,容易偏离主流道德价值观。一些留守儿童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出现偏差,养成了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好逸恶劳、乱花钱、摆阔气等不良习惯,有些甚至染上吸烟、饮酒、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还有一些走上犯罪道路,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不当需求而选择被人侵犯。
(三)师德沦丧、监督缺位
学校本应成为儿童求知的圣地,然而校园性侵案却在最近屡禁不止,令人不可思议。这类案件多集中于小学、中学甚至一些幼儿园。这类丑闻的揭露使人们必须着手对这一变形社会进行再审视。易扶贫搬迁点校园性侵案件主要源于乡村老师综合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教师应有职业道德缺失。易扶贫搬迁点小学师资缺乏,教师之间形不成强有力监管,又因位置偏僻,教育部门管理与监管不到位,致使部分教师冒天下之大不韪,利用其特殊身份与便利条件性侵学生。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学校教师各方面监督管理,以有效预防此类案件。
三、预防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童受到性侵害等应对措施
预防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童受到性侵不仅是国家的义务,更是家庭与社会共同的义务。所谓防范性侵,就是为了避免本来不应该出现的危害而预先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应对措施。
(一)加强家庭监护
现代社会中,家庭作为子女情感陪伴最重要的来源,父母关爱的缺失常常导致子女人身与思想无法得到应有的维护与教育。家庭监护既包括家长对女孩的监护,也包括家长之外其他人员对女孩的监护。当前,我国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童家庭监护状况为没有父母双方监护,且多为父母一方或父亲母亲之外的亲人监护,更甚者留守女童完全不存在家庭监护。所以应加强女童家庭监护。
(二)学校加强管理
强化安保工作。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童在校时间占了很大比例,基于性侵女童群体熟人化、场所集中化等特征,学校成为性侵的高发区。教师借口辅导学习,单独和女孩相处,发生性侵,校外人员借学校安保工作松懈,发生性侵。所以加强学校的安保工作迫在眉睫。对学校安保质量有影响的因素有注重管理的硬件设施和注重教师的软件设施。第一,学校要配备符合标准的安全设施和场所条件,设立专门安保部门和配备专业人员轮流承担女童安全保障工作。为便于受害人等监督学校安保工作,设立了学校举报机制,对于达不到安保要求的,要责成其及时予以规整。未及时规整者,应禁止使用。第二,所聘教师要符合国家关于教师任职资格审查的规定,并且,因这些教师面对对象的特殊性,要先对考生进行强制性德育考核,通过考核的方可进入报考环节。
结语:
为保护女孩身心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及国家应该共同承担防止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孩受到性侵害。本文通过对目前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童受到性侵害种种直接与间接的原因及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提出了预防易扶贫搬迁点留守女童受性侵害应从加强家庭监护、增强学校安保工作、设置性预防教育必修课程、建立社会第三方服务组织、户籍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 张永强, 耿亮. 农村留守女童遭受性侵害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6(3):8.
[2] 吴江湖. 农村留守女童遭受性侵状况的调研报告——以贵州省某某县性侵留守女童案件为样本[D]. 西南政法大学, 2017.
[3] 陈峥. 农村留守女童遭受性侵犯罪现状及对策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