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为艺术创作的躯壳赋予独特的灵魂与气韵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程笑然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摘要

本文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作用为切口,阐述了情感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和作用。从多方面多角度证明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与地位。


关键词

情感;艺术创作;创作主体

正文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情感是艺术形象塑造的重要推动力,情感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艺术创造。情感交融于艺术创作的过程与艺术作品中,是创作者特定意向的抒发点与落脚点。

一、艺术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创作主体的情感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发挥主观能动与立足客观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两个主体,一是艺术家本身这个客体,受客观现实、社会的影响与制约,另一个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情感与思想虽然来自于客体,却不完全受制于客体,可以是形而上的,飘忽不定的。正是因为有了超前或滞后于客观实际的情感,所以由创作者产出的艺术作品,也具有了不完全同步客观自然的灵魂与魅力。

在我看来,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摹其本样、着其原色,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声、自己的情感揉碎了、融化了,一点一点填进作品里,在完成后,观者欣赏时,能再次感受到创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如同牛反刍时,仍能品尝出第一口嚼进嘴里的青草味。注入作品里的情感既可以是有意为之,也会有无意识下的自然流露,在达到完全忘乎本我,完全进入作品中时,仿佛一切为作品所做的动作都是水到渠成,将自己献给作品,用作品表现自己。在这种情感下创作的作品,有的时候可能没有具象的事物,只有一些单纯的色块、跳跃的点线、不符合逻辑的图形、乱无章法的布局,在欣赏这类艺术作品时,能完全感受到创作者创作时情感的应只占少数,毕竟可能连创作者自己,在创作完成后,也难再找回创作作品时那种感受。艺术的整个创作过程充满着艺术家对情感体验和艺术作品情感交流,并且正是在这种生动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中,艺术家愈来愈深刻地把握住人物的内在本质和性格特点,从而把鲜活带有情感的艺术作品创造出来。

二、情感因素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关系

唐有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曾记,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又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类比到此文中题,墙上的龙为艺术作品的表象,龙眼珠便是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有眼无珠,就像一个作品没有灵魂,活不起来。中国的国画山水,讲究气韵生动,移步换景,以气贯之,让整个作品活了起来。同理到书法也是一样,一整副书法作品,一气呵成,字与字之间的贯通不再局限于字本身的形状大小,而依据书者创作时的心境,哪里变形,哪里空接,哪里顿笔,让字有了味道,书者酣畅淋漓,观者细品其味。

在西方的艺术作品中观之,随着人文主义的出现,人的概念越来越清晰,人的情感也逐渐在艺术作品中被表现出来。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创作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由固定到自由,由纪实到主观感性的变化过程。从早期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写实手法记录着现实生活,到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中追求偶然、随性的感性类艺术作品,人的情感逐渐肆意在艺术作品中流淌,交融。就像毕加索的画,许多人了解的毕加索的作品,是他大胆的用色,不符合逻辑的人体,粗犷的线条,殊不知他早期的作品,清新,美丽,且见他绘制的妻子奥尔加画像,非常的客观的写实。后期发展至他独特的立体主义,肆意的将自己的情感挥霍于作品之中才有了现在大多数人了解的样子。他说,14岁就能画的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确实,孩童的画,不去考虑结构、光影、构图,而正是这样纯粹的用情感作画,将画纸作为倾听者,才能真正体会到艺术创作者忘却自我全身心投入艺术作品创作时的快乐。

人的情感创造了艺术,反过来,艺术又创造了人的情感。两者是互动的关系,或者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丰富了人的生活,细腻、升华了人的情感。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

三、纯粹情感下的艺术创作的影响

艺术家是人类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丰富情感的人,并且主要运用独特的思维和技能去表现人类丰富的感情。艺术是真实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表现不仅仅是表达,而且是一种有意识的、反思的活动,正因为它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它才是一种创造活动,它所创造的不仅是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人类精神自由形式的体现。艺术家的情感因素与艺术创作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没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不会有好的艺术创作的。

艺术作品创作出来不只是为了让人看懂,雅俗共赏是好作品,那么纯粹的情感宣泄下的艺术作品,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与作品得到共鸣,让欣赏者也能感受到一分,它怎能不算是好作品。在艺术领域中,艺术家用特殊的形式来宣泄内心的情感,艺术品的本身就是情感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传媒,它所运载的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超越种族的隔阂,使人们思接千古,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如果说依据现实反映实际的作品是为了达到客观影响,那么依据情感反映内心声音的作品则是觅知音,心能听见心的声音,情感与情感可以共通,这就是为何品读千年前的诗画,还可以感受到创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跨越了时空的限制。

情感为艺术创作的躯壳赋予独特的灵魂与气韵。艺术作品之所以为艺术作品,因为它盛满了艺术家对于艺术与作品的个人情感,艺术作品可以饱含悲情或喜悦,但在创作过程中,纯粹的情感它一定是快乐的,这种情感也会一直延续到欣赏艺术作品的人身上,欣赏者感受到艺术作品中的各种感情,不论是喜是悲,而是因为感受到了,情感上达到共通的那种快乐,是无法言说的。

所以,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欣赏中,情感一直贯穿始终,它不像锁链不像纽带,它像一首歌,是艺术创作者创作时的情感无谱自成的歌,每当有观者静静欣赏时,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就会慢慢哼唱起来,它会吸引到有相同谱子的欣赏者,这时欣赏者不只是欣赏者,也是倾听者,倾听数年前那个有着相同情感的人,倾听他的故事,哼唱出和他一样的歌。

在艺术创作的表现对象中,始终不能缺少了情感这个重要且独特的因素。艺术家在整个艺术活动中是以情感人的,处处离不开情感因素。在所有艺术作品中,无不充斥着情感这个概念,也只有在如此深奥的领域内,才能被艺术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产生好的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侯哲.论情感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作家》,沈阳,20095

[2]张宝萍.艺术家的情感因素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四月

[3]唐箐檐.浅析艺术创作与艺术家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中央美术学院,2008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