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研发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柴建军

610124198110111518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

高压开关柜是电力系统配电核心设备,局部放电(如绝缘老化、金属尖端放电)是引发设备故障的主要诱因(据统计,60%的开关柜故障源于未及时发现的局部放电)。传统离线监测(如定期停电检测)存在覆盖不连续、响应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电力系统“不停电、高可靠”运行需求。本文聚焦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研发,从传感器优化、信号处理算法、抗干扰设计三方面突破技术瓶颈,构建“实时监测-智能诊断-预警推送”系统,结合实验室测试与现场应用验证,实现局部放电定位误差≤5cm、放电量监测精度±5pC,为高压开关柜状态检修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故障预警

正文


一、引言

高压开关柜广泛应用于10-35kV配电网,其内部绝缘缺陷(如绝缘子破损、导体接触不良)会引发局部放电,长期发展会导致绝缘击穿、设备烧毁,甚至造成大面积停电。传统监测模式依赖“定期停电+离线检测”(如超声波检测、介损测试),存在两大局限:一是“监测间隙性”,两次检测间隔(通常3-6个月)内易形成故障隐患;二是“环境适应性差”,离线检测需停电操作,无法捕捉设备带负荷运行时的动态放电信号(如负荷波动引发的瞬时放电)。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研发具备“实时性、高精度、抗干扰”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成为保障高压开关柜安全运行的关键。

二、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技术难点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面临三方面核心难点:一是“信号微弱且复杂”,局部放电产生的电信号(几mV至几十mV)、超声信号(几十dB至一百多dB)易被电网谐波、开关操作等强干扰信号淹没,信噪比普遍低于10dB,难以有效提取;二是“空间安装受限”,开关柜内部结构紧凑(如10kV开关柜体积通常1m³),传感器需小型化、非侵入式安装,避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三是“多干扰源叠加”,现场存在电磁干扰(如附近电机、变频器产生的电磁场)、机械振动干扰(如柜体共振),传统监测技术易出现误报(误报率超20%)、漏报问题,无法准确判断放电类型与严重程度。

三、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研发要点

3.1小型化高灵敏度传感器研发

针对安装空间与信号捕捉需求,研发两类核心传感器:电信号监测采用“内置式超高频(UHF)传感器”,基于微带天线原理设计,尺寸缩小至50mm×50mm×10mm,通过开关柜观察窗嵌入安装,可捕捉300-1500MHz频段的局部放电UHF信号,灵敏度达1pC(在500MHz频段),且不破坏柜体密封性;超声信号监测采用“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直径仅15mm,吸附式安装于开关柜外壁,监测频段20-200kHz,通过声阻抗匹配设计(采用环氧树脂封装),将超声信号衰减降低15%,可有效捕捉绝缘缺陷产生的超声振动;同时,传感器内置温度补偿模块(-40℃至85℃范围内),避免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灵敏度漂移(漂移量控制在±3%内),确保不同工况下监测精度。

3.2抗干扰信号处理算法设计

为解决信号提取难题,设计“多域联合去噪+特征识别”算法:时域去噪采用“小波阈值去噪”,选取db4小波基对原始信号进行5层分解,通过自适应阈值剔除高频干扰(如电网谐波),信噪比提升至25dB以上;频域去噪引入“陷波滤波”,针对50Hz工频及其整数倍谐波(100Hz150Hz)设计窄带陷波器,抑制工频干扰;时空域联合识别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对比UHF信号与超声信号的时间差(局部放电产生的电信号与超声信号传播速度不同,时间差与放电位置相关),剔除单一传感器的干扰信号(如仅UHF有信号、超声无信号则判定为电磁干扰),误报率降低至5%以下;此外,提取放电信号的特征参数(如脉冲重复率、峰值、相位分布),建立“放电类型识别模型”(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可区分绝缘老化、尖端放电、悬浮电位等6类典型放电,识别准确率达92%。

3.3在线监测系统集成与预警设计

构建“传感器-采集器-云平台”三级在线监测系统:现场采集器采用ARM Cortex-M4处理器,每10ms采集1次传感器数据,通过4G/5G无线通信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支持边缘计算(如本地初步判断放电是否超标),避免数据传输延迟;云平台具备三大功能:实时监测(以波形图、频谱图展示放电信号,标注放电量、频次)、智能诊断(结合放电特征与设备运行年限、负荷数据,评估绝缘缺陷严重程度,分为“正常-关注-预警-紧急”四级)、预警推送(当放电量超50pC或放电频次超100/分钟时,通过短信、APP推送预警信息至运维人员,附带放电位置、类型分析);同时,系统兼容电力行业标准协议(如IEC 61850),可接入配电网调度系统,实现与其他设备的协同监测。

四、技术验证与应用效果

基于先进的研发技术,精心搭建了一个10kV高压开关柜模拟实验平台,该平台特别设置了绝缘老化、尖端放电等多种典型缺陷。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测试,结果显示:传感器能够准确无误地捕捉到放电信号,其定位误差严格控制在5厘米以内,放电量的监测精度高达±5皮库仑。在实际应用中,在某220kV变电站现场对3610kV开关柜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经过长达6个月的稳定运行,该系统成功预警了2起潜在的绝缘缺陷事件,其中一起是母线接头悬浮电位放电,另一起则是绝缘子老化导致的放电。运维人员根据预警信息及时进行了检修,有效避免了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的误报率仅为3.2%,漏报率更是达到了零,相较于传统的离线监测方式,其监测效率提升了80%,每年可减少约12小时的停电时间。这一系列数据和实际应用效果,充分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结论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通过小型化传感器、抗干扰算法、智能系统的协同研发,突破了信号捕捉难、干扰抑制难、安装适配难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局部放电的实时、高精度监测。实践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提前3-6个月发现开关柜绝缘缺陷,为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提供数据支撑。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传感器成本(推动批量生产降低单价)、拓展多参数监测(如融合温度、湿度数据提升诊断准确性),助力智能电网配电环节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蓉.高压开关柜绝缘故障在线监测与安全预警技术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5,(14):132-134.

[2]高兴军,李子健,李永彬.浅析高压开关柜设备状态的智能监测及诊断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25,(10):201-203.

[3]王晓辉,赵雨,柏小辉,等.变电站开关柜“在线监测+带电检测”双模式研究与应用[J].农村电气化,2024,(06):21-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