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音乐体育游戏中对幼儿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作用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集体音乐体育娱乐;沟通能力;团体协作
正文
幼儿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身心发展尤为迅速,各种能力也得到初步形成。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就是幼儿应该重点培养的两项关键能力,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能否有效沟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而团队协作意识则关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能否与他人有效合作,是幼儿适应社会,创造价值的关键,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成为当前幼儿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集体音乐体育娱乐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增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需求
幼儿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集体音乐体育娱乐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表达情感的广阔舞台。在欢快悦耳的音乐律动中,幼儿的肢体动作变得更加协调灵活,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在有趣刺激的竞技娱乐中,幼儿学会了遵守规则,逐步培育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1]。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全方位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多元需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娱乐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价值。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身心都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培育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需求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育是幼儿教育的重点,集体音乐体育娱乐为幼儿营造了真实的社交情境,在与他人互动,协作的过程中,幼儿沟通表达,团体合作等社会技能得到锻炼。娱乐活动需要幼儿与同伴密切配合,小组成员间要学会互相倾诉,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对话交流中学习语言表达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集体娱乐还能培育幼儿互助分享,公平竞技等品德,在音乐律动中,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指定动作,在相互照应中体验团结互助的快乐;在趣体育比赛中,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公平竞技,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娱乐规则的遵守培育了幼儿的纪律性,互助分享的体验内化为良好品行,这些都是建设人际关系的宝贵财产。
(三)落实立德立人基本职责的需求
幼儿园要肩负起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帮助幼儿培育良好品质,这需要在日常教育中融入德育要素。集体音乐体育娱乐蕴含丰满的德育价值,让高尚的情操在寓教于乐中成风化人,娱乐让爱国主义情怀在幼儿心中萌芽,为未来的成长奠定了价值基石[2]。此外集体娱乐还是增进师生情谊,塑造优良班风的重要载体,在平等互动中,教师走进幼儿世界,以真诚,爱心感化幼儿,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幼儿倍感亲近。班集体凝聚力也在竞技、协作中得到提升,幼儿在娱乐中感受到集体归属感,学会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良好品德在耳濡目染中内化。
二、当下幼儿沟通能力与团体协作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娱乐活动方式单一缺少创新
当下不少幼儿园的音乐体育娱乐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的集体舞蹈,亲子操,体育竞赛等为主,缺少与时俱进的创新。一些娱乐只注重动作的整齐划一,忽视了对幼儿个性表现的鼓励,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受到局限。同时教师习惯套用现成的娱乐方案,很少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进行创编,娱乐活动的体验性,启发性不足。在律动娱乐中,不少班级一直沿用着数年前编排的固定舞步,动作要求机械呆板,幼儿只是被动跟随,缺乏创造表现的机会,个性难以施展,社交主动性被抑制。此外娱乐与幼儿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教育性,生活性有待增强,一些娱乐脱离幼儿实际,内容空洞无趣,难以调动兴趣,幼儿参与娱乐的内驱力不足,沟通交往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二)引导方法过于直接简略
在集体音乐体育娱乐中、教师发挥着组织者,引导者的关键作用,然而当下部分教师的引导方法还比较生硬简略,缺乏鼓励启发,不利于幼儿社交素质的提升。一些教师习惯于直接告知幼儿做什么,怎么做,幼儿只是被动接受,难以主动思考,缺乏与同伴沟通交流的机会。如在音乐律动娱乐中,教师长期采用“我示范,你跟做”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幼儿想象力和创新思路的引导,幼儿只是机械模仿,缺乏合作创编新动作的体验。同时教师在幼儿人际冲突时的指导还不到位,习惯用简单的“要好好相处”“要学会谦让”等言语予以规劝,缺乏耐心细致地疏导,没能帮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学习沟通技巧。
(三)家园协同配合机制不够完善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培育,离不开家园协同的合力,然而当下幼儿园与家长在音乐体育娱乐教育方面的配合还不够紧密。部分家长缺乏娱乐育儿意识,很少主动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师生互动不多,家长对幼儿的社交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3]。同时幼儿园对家长的培育指导不够,缺少恰当的沟通平台,难以形成教育合力,有的幼儿在家人际冲突较多,而在园表现良好,背后原因在于家长缺乏相应的教育支撑,幼儿的社交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父母缺位,必将制约其社会性发展。
(四)评价体系构建相对滞后不全
评价是育儿的指挥棒,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引导幼儿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但当下幼儿园在集体音乐体育娱乐教育评价中还存在一些短板。一些评价流于形式,过于关注幼儿掌握动作要领的结果,对沟通交流,团体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不足,难以全面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此外评价内容的设置还不够丰满,对幼儿日常人际交往细节的捕捉不够,难以精准反映幼儿真实的社交能力,评价反馈不及时,对幼儿社交行为的指导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幼儿难以及时获得改进的契机[4]。
三、集体音乐体育娱乐培育幼儿沟通协作能力的实施策略
(一)“声”情并茂设计,引发交流兴趣
音乐体育娱乐的魅力在于能创设生动有趣的交往情境,“声”情并茂的娱乐设计能刺激幼儿参与的欲望,让其在愉悦的空气中产生交流需求。教师要注意娱乐音乐的选编,音乐作为娱乐的灵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曲子更容易吸引幼儿,带动气氛。要善于利用音调,强弱等营造氛围,增强娱乐的感染力,强大的音响、细腻的钢琴渲染,能调动幼儿的情感共鸣,唤起参与兴致。教师还要用慷慨有力的语言引导幼儿投入,赏心悦耳的解说,如同导航灯,指引幼儿在娱乐中敞开心扉,乐于通信,在良好氛围渲染下,幼儿的交流欲望被充分点燃。
以“森林音乐会”游戏为示例,教师可扮作森林里的指挥者,借生动话语阐释游戏规则,利用大幅度肢体动作和多样面部神情来引起幼儿的注意,教师可给每位幼儿分派不同的动物角色,像鸟儿、熊崽、兔宝宝等,引导幼儿模仿动物声音和动作,促使幼儿在角色演绎中自发与同伴沟通。游戏开展期间,教师需留意每个幼儿的情绪波动,对于显现出怯懦、羞涩特点的幼儿,应积极给予他们激励,助力其跨越心理阻碍,踊跃投身游戏,对于那些较为外向、擅长交流表达的幼儿,教师能够引领他们和别的幼儿分享个人想法,推动更多幼儿融入交流互动当中。在游戏中打造生动好玩的情境,激励幼儿自主交流,助力内向幼儿树立自信,引导开朗幼儿带动其余幼儿,教师可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交流的主动性,使幼儿在愉悦氛围中掌握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教师可在游戏中设置若干要求幼儿合作沟通的关卡或任务,像两名幼儿共同搬运一件大型物品,多个幼儿共同绘制一幅巨型画作等。完成这些任务,幼儿要依靠语言沟通去研讨策略、进行分工合作,方可成功达成任务,设定这类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可进一步唤起幼儿交流的热忱,让幼儿领悟交流合作的愉悦和意义,教师应悉心创设游戏情境,为幼儿搭建沟通契机与平台,活泼好玩的游戏氛围中,具挑战性的合作任务里,幼儿交流热情会被充分唤起,切实提升他们的沟通水平。
(二)“动”静结合布局,增进合作默契
集体音乐体育娱乐培育幼儿社会性的关键,在于为其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教师要在娱乐环节中巧妙穿插入“动”“静”元素,让幼儿在动静之间体会合作的快乐。要合理设置运动环节,让幼儿在玩中加强协作,可开展接力跑,二人三足等体育竞技,鼓励幼儿互相配合,感受团结的力量[5]。要在动态的基础上穿插入静态的交流会话,引导幼儿开展思想碰撞活动,教师可设置讨论,股份等环节,鼓励幼儿总结娱乐体验,畅谈收益,在平等互动中,幼儿学会倾听他人,有话好好说,有事多沟通,合作意识在交流中增强。可见动静结合的布局能最大化幼儿合作交流的体验,是提升社会性的不二法门。
例如就“合力建城堡”游戏而言,教师可先设置一个“静”环节,幼儿环绕成圈,共同研讨城堡建造方案,共同商议人员分工与任务,在探讨进程里,幼儿掌握倾听他人看法的能力,阐述自身见解,借助平等沟通达成一致看法,这对提升幼儿间的配合默契有益。教师引领幼儿进入“动”的阶段,幼儿依据商定好的计划,部分幼儿承担材料搬运工作,部分幼儿开展城堡搭建工作,部分幼儿开展装饰工作,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共同达成建造城堡的任务,在“动”环节里,幼儿需借助肢体动作开展配合,增进协调性与默契,“动”“静”环节恰当组合,促进幼儿在游戏里深化交流协作。在“静”环节里,幼儿借语言交流取得共识;处于“动”的环节期间,幼儿借助肢体协作达成任务,两个环节彼此协作,协助幼儿慢慢建立起默契,提高合作本领,处于“动”的活动环节,教师可适时增添一些变数与挑战,设定任务完成时限,或临时变更游戏规则,以此检验幼儿应变与合作能力,遭遇这类突发状况时,幼儿需迅速沟通,重新规划策略,灵活调配分工,这必然对幼儿合作默契程度有了更高要求,教师能够借助音乐强化幼儿的节奏与协调能力,在游戏进程中添加和任务相关的音乐成分,像搬运材料搭配轻快节拍,搭建城堡时配上明朗的旋律等,受音乐影响,幼儿肢体动作协调性增强,合作协同更具默契度。
(三)“评”价鼓励引导,加强团体意识
集体音乐体育娱乐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团体协作品质,教师要将评价融入娱乐的方方面面,以鼓励之手引导幼儿加强集体意识。要重视娱乐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在娱乐中显示出的闪光点,如乐于助人,善于倾听等,予以表扬鼓励,使其体验到是集体的自豪感的一部分。同时要注重经验总结评价,活动后,要引导幼儿回顾娱乐历程,梳理在与他人合作中的增益与不足,在同伴评议中,幼儿明确了合作的意义,意识到个人要服从集体利益,主动协作的品行在耳濡目染中内化。此外教师还要注重示范引领。以身作则展现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等优质、感染幼儿向善向美,在娱乐中,要充分发挥模型带头作用,一对一指导独行,孤僻等幼儿融入群体,在主动帮扶中传播社交正能量。
以“齐心协力渡河”游戏为范例,教师在游戏开展期间可全面留意每个幼儿的行为,针对那些自发帮扶他人,以集体利益为先的幼儿,应即刻予以赞扬与激励,认可其为团队所做贡献,教师需引领幼儿认识团队的效能,若幼儿通过合作成功达成任务,应使幼儿明白团结可汇聚力量,共同努力能够实现个人无法达成的目标。若团队遭遇困境,教师应鼓舞幼儿莫要轻易言弃,应一同探究解决难题的途径,提升幼儿应对困难的胆量和韧性,待游戏完毕,教师需引导幼儿开展总结与分享活动,引领幼儿回顾游戏进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助力幼儿明白团队协作的意义,教师除开展及时的评价激励工作外,教师还可于游戏里构建团队奖励办法,像给表现出色的团队发放奖状或奖品,或者在每个游戏阶段设置团队积分,积分最多的团队可得到额外奖赏。教师可周期性组织以团队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像“我们是一个团队”主题周这类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跟团队相关联的游戏及活动,使幼儿深切体会到团队的温馨与力量,进而更珍视和维护所在团队。
(四)“融”入家园力量,构建协同体系
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道路上,家园协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要注重带来家长力量,与园内音乐体育娱乐教育形成合力。要利用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娱乐育儿理念,通过家长会,网上学校,公众号等阐述娱乐的重要价值,提升家长娱乐素质,引导其成为幼儿社交的“教练”,还要创造条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集体娱乐[6]。此外幼儿园要尝试建立家园社交教育共同体,通过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帮助家长客观认识幼儿社交发展状况;通过搭建亲子互动平台,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娱乐实际操作;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掌控强大的引导技巧。
以“社区环保嘉年华”活动为例,教师可以联合社区志愿者,设计一系列以环保为主题的游戏,如“垃圾分类大作战”“环保时装秀”等。在活动中,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游戏任务,相互配合,密切协作。通过家园社区的通力合作,幼儿能在更广阔的环境中练习沟通协作,这对于幼儿能力的提升和整个社区教育生态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家园共育方面,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家长培训讲座或工作坊,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沟通协作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如何在家中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通过游戏促进亲子互动等。通过这些培训和指导,可以帮助家长提升育儿能力,为幼儿创造更多练习沟通协作的机会。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家园互动活动,如“我是小小故事王”亲子故事会,“我是小小手工家”亲子手工坊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和家长共同创作,相互配合,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提升了协作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园和家庭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总之集体音乐体育娱乐在培育幼儿沟通能力,团体协作意识等社会交往素质方面有着独特作用。面对娱乐活动单一,教师引导不到位、家园联动不够等问题,教育者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要从循序渐进的活动设计,声情并茂的氛围营造,动静结合的娱乐布局,以评价为杠杆的品行内化,协同各方力量的大教育格局等方面整合完善,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幼儿社交素质的发展。让我们以集体音乐体育娱乐为抓手,在欢声笑语中帮助幼儿建立起一个包容,乐于助人,充满正能量的朋侪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收获自信与从容,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创作出最动人的交响曲。
参考文献:
[1]仁增拉姆.浅谈幼儿园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的策略[J].传奇故事,2023,(10):97-98.
[2]喻显萍.幼儿园游戏教学中生活材料的应用研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5,(04):101-103.
[3]徐晶.幼儿园体育课程规则意识培养策略的构建[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4,(05):117-118.
[4]蒋丽琴,董君,吕剑华.从固化到优化: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早操活动的创新实践[J].幼儿100(教师版),2024,(01):30-33.
[5]李霞美.儿童友好视域下幼儿足球竞争性游戏团队合作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4,(03):139-141.
[6]罗金招.民间传统游戏融入幼儿教育策略摭谈[J].新课程研究,2024,(05):114-116.
作者简介:叶青楠(1987.08--),女,汉族,福建建瓯人,教育学士,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研究方向:集体音乐体育游戏中对幼儿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