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钱培培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康华小学,江苏 泰州 225500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整本书阅读逐渐受到重视,它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深度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读写结合教学理念强调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将整本书阅读与读写结合教学相结合,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正文


1整本书阅读与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及关系

1.1理论基础

整本书阅读的理论基础源于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原则。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形成对作品的整体认知,培养阅读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的,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素材和情境,有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则基于语言学习的规律。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指出,大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而阅读是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斯万的输出假说理论强调,语言输出能够促进语言学习,写作就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出方式。阅读与写作相互关联、相互促进,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素材、学习写作方法,通过写作将阅读所得进行实践和运用,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

1.2相互关系

整本书阅读为读写结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整本书中包含多样的文学体裁、丰富的语言表达、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学生可以从书中学习不同的写作手法,如描写、叙述、抒情等,模仿书中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读写结合则能够深化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和感悟。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和提炼,这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同时,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看法和感受,能够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转化为文字,进一步提升阅读效果。

2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与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问题

2.1教学现状

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整本书阅读和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开始尝试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一些学校会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整本书目,如《西游记》《稻草人》《夏洛的网》等,并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在读写结合方面,教师会在学生阅读完一本书后,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如读后感、故事续写、人物分析等。

然而,从整体来看,整本书阅读与读写结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仍存在不足。部分教师对整本书阅读和读写结合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重阅读轻写作,或者阅读与写作脱节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两者相结合的优势。

2.2存在的问题

1)整本书阅读方面

首先,阅读书目选择缺乏科学性。部分教师在选择整本书目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导致一些书目难度过大或内容不符合学生需求,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阅读指导不足。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计划安排,学生往往只是盲目地阅读,难以深入理解书籍内容,阅读效果不佳。此外,阅读时间难以保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课程任务繁重,学生用于整本书阅读的时间有限,导致阅读不连贯,影响阅读质量。

2)读写结合方面

读写结合的时机和方式不够恰当。很多教师在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后,才布置写作任务,且写作任务与阅读内容的关联性不强,未能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同时,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写作思路和方法的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难以将阅读中的收获转化为写作能力。此外,对学生的写作评价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3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分析

3.1科学选择整本书目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整本书目。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图文并茂、内容简单有趣的绘本或童话故事书,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安徒生童话》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选择情节丰富、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如《草房子》《青铜葵花》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在选择书目时,要注重书籍的多样性,涵盖不同的文学体裁和主题,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3.2加强阅读指导

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指导。首先,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将整本书的阅读任务分解到不同的时间段,明确每个阶段的阅读目标和任务,帮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其次,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等,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书籍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深入理解作品的细节和内涵;在阅读科普书籍时,可以采用略读和跳读的方法,快速获取关键信息。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阅读讨论、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3把握读写结合的时机与方式

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书籍内容和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例如,在学生阅读到精彩的情节或段落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在阅读完一个章节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内容概括或续写,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想象力;在阅读完整本书后,可以让学生撰写读后感、书评或进行人物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书籍的主题和价值。

同时,创新读写结合的方式,除了传统的写作练习外,还可以开展创意写作活动,如编写故事剧本、制作读书手抄报、创作诗歌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此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班级博客、开展线上写作交流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展示和交流平台。

3.4加强写作评价

在写作评价方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评价要注重全面性和针对性,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学生自评和互评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他人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对写作的认识和理解,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选择整本书目、加强阅读指导、把握读写结合的时机与方式以及加强写作指导与评价等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将整本书阅读与读写结合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完善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维海,王会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25,(01):151-154.

[2]吴秋凤.整本书阅读带动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索——以《格列佛游记》为例[J].语文新读写,2024,(04):58-60.

[3]何彩梅.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广西教育,2023,(22):107-109+1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