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背景下跨区域公路-铁道工程协同建设机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马海萍

12022219930727344X

摘要

在城市群交通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跨区域公路与铁道工程的协同建设成为推动区域交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跨区域公路-铁道工程协同建设机制,分析当前协同建设面临的诸如规划衔接不足、利益协调困难等问题。通过研究建立协同规划、建设、运营等机制,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交通建设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区域交通整体服务水平。阐述协同建设机制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为未来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跨区域;公路-铁道工程;协同建设机制;交通发展

正文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交通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一体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群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跨区域公路和铁道工程作为城市群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协同建设对于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公路与铁道工程往往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资源浪费、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跨区域公路-铁道工程协同建设机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一、跨区域公路-铁道工程协同建设的重要性

1.提升区域交通效率

公路和铁道在运输特性上各有优势,公路具有灵活性强、门到门运输的特点,而铁道则具有大运量、长距离运输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协同建设,能够实现两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效率。例如,在城市群内的交通枢纽,合理规划公路客运站与铁路站点的布局,方便旅客的换乘,减少出行时间。对于货物运输,实现公路与铁路的联运,能够提高货物的周转速度,降低物流成本。

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跨区域公路-铁道工程的协同建设能够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便捷的交通网络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例如,一些产业园区可以依托铁路的大运量运输优势,降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同时通过公路的灵活运输实现与周边市场的快速对接。交通的改善还能够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3.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协同建设的公路和铁道工程能够引导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方向。合理的交通线路布局可以促进城市的组团式发展,避免城市的无序扩张。例如,通过建设连接城市中心与周边卫星城的铁路和公路,能够加强卫星城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实现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分布。交通枢纽的建设也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开发,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二、跨区域公路-铁道工程协同建设面临的问题

1.规划衔接不足

公路和铁道的规划往往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在规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线路走向不一致、站点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例如,公路客运站和铁路站点的距离过远,导致旅客换乘不便;公路和铁路的线路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无法满足实际的运输需求。不同地区的规划标准和规范也存在差异,增加了协同建设的难度。

2.利益协调困难

跨区域公路-铁道工程涉及到多个地区和部门的利益。在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和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例如,在土地征收、资金投入、线路规划等方面,不同地区因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差异而产生矛盾,部分地方政府更倾向于优先保障本地项目。同时,公路和铁道运营企业分属不同管理体系,存在路网资源分配、运输定价等利益竞争关系,缺乏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加之跨区域协调机构权威性不足,决策效率低下,导致项目审批周期长、资源配置不均。这种利益协调的困难严重制约了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使得协同建设项目推进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情况,影响国家综合交通网络的整体效能。

3.技术标准不统一

公路和铁道工程在技术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如轨道宽度、桥梁承载能力等。这些技术标准的不统一给协同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技术标准进行协调和统一,否则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在公路与铁路的交叉路段,需要考虑不同的荷载标准和通行要求,确保车辆和列车的安全通行。

三、构建跨区域公路-铁道工程协同建设机制

1.建立协同规划机制

成立跨区域的交通规划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公路和铁道的规划工作。该机构应吸纳各地区、各部门的代表,确保规划能够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在规划过程中,加强公路和铁道规划的衔接,统一规划线路走向、站点布局等。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例如,在规划新的铁路线路时,充分考虑公路的配套建设,确保铁路站点与公路网络的良好衔接。

2.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有效化解各地区、各部门在协同推进中的利益冲突。对在基础设施共建、资源调配中作出贡献的地区和部门,给予财政奖励、项目倾斜或政策扶持;对因整体规划调整而利益受损的主体,通过转移支付、税收优惠或发展专项资金予以合理补偿。例如,在跨区域交通项目建设中,对提供土地资源的地区实施经济补偿,并配套产业导入、公共服务提升等支持措施。鼓励公路与铁路运营企业深化协作,探索统一调度、票务互通、收益分成的联合运营模式,推动设施共用、信息共享、服务衔接,实现降本增效与利益共赢,全面提升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

3.统一技术标准

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系统开展公路与铁道工程技术标准的对比研究与协同优化,推动跨行业技术融合。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涵盖线路设计、结构安全、材料性能及抗震要求等方面,确保公路与铁道在规划、建设和运营各阶段的兼容性与协调性。特别是在桥梁、隧道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中,统一荷载等级、净空尺寸、基础沉降控制等核心参数的设计规范,有效提升工程整体质量、耐久性与运行安全性。建立标准化实施监管机制,强化对设计、施工及验收环节的技术审查与全过程监督,推动标准落地执行,杜绝随意变更或降低标准行为,切实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长期可靠运行。

结语

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背景下跨区域公路-铁道工程协同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对于提升区域交通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在协同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规划衔接不足、利益协调困难和技术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有效的协同建设机制,包括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和统一技术标准等。通过这些机制的实施,能够实现公路和铁道工程的协同发展,提高交通建设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建设成本,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跨区域公路-铁道工程协同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协同建设机制,推动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向更高水平发展。要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同,构建更加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以适应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露,许旺土,张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5,47(01):215-224.

[2]程红,余杰.区域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市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4,(12):16-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