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课程思政;《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正文
基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培育具备坚定理想信念、扎实专业技能及高尚道德情操的综合型人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课程思政是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手段,需要各种课程和思政理论同时进行,构成协同效应。《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包含机床家具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刀具选用等很多层面,在教学期间渗透思政元素具备宽阔的空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良好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符合教育发展形势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既需要为学生讲解知识,同时还需要树立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课程思政明确指出,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注重把思政教育融入各种课程教学中。《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接触范围比较广,通过课程思政变革,可以让很多学生在专业学习进程中展开思政教育,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铺垫。
(二)契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机械制造业属于国家基本的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制造业的大力发展,行业对机械专业人才提出严格要求,既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要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职业道德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职业观,培育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学生快速适应行业环境,为进入机械制造领域做好准备。
(三)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大学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阶段,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可以协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得到良好思想指导与道德教育。凭借课程思政,培育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家国情怀及工匠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提高自身的素养,促进知识学习和品德修养共同发展,推动学生的综合成长。
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一)探索协作式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适时设置合作环节,培育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自学能力,有效探究精神。如学生学习“机床的选用”这门课的内容时提前一周分配学习任务,小组成员经过调查资料、小组探讨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中各个机床的加工范围与工艺特征自学,同时归纳出种类机床的工艺适用性,制作小组学习成果汇报PPT。在课堂上小组抽签呈现讲解。经过本次学习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敢于探究的精神,坚定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爱国信念。
(二)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多样化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当为学生讲解指南车、古代水车等发明时,重点讲解其在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这样可以挖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与此同时,根据现代我国机械制造业在航空航天、高铁等领域中重要突破,高铁技术是全球标杆的发展成果,使学生直接体会到国家机械制造实力的提高,坚定对国家科技发展的信念。另外,引进“大国工匠”徐立平事迹,叙述他在航天固体燃料发动机药面整形这个高位工作中,利用高超技术和高度责任感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故事,培育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同时指导他们形成认真的职业道德理念,从而培育他们的规则意识与责任心。
(三)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对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考核,应采用知识考核和思政考核相整合的方法,除了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增加思政内容的考核比例,如在期末考试试卷中设计一定比例关于思政的论述题,如“根据机械制造技术,简要叙述你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解”“在机械制造中,怎样呈现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等,这样可以考核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并且在日常作业与课堂表现考核中,把学生的思政素养融入评价范围,如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合作表现、参与思政话题的积极性等。与此同时,高度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效融合的方法,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构成,创建过程性评价档案,老师经过关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表现、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线上学习的完成状况等,立即给予反馈与评价,如详细记录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等,终结性评价可以围绕期末考试成绩展开,全面考量学生的知识掌握与思政素养,经过这种整合,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引导作用。
结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蕴藏着丰厚的思政元素,是提高机械类学生产品制造关键能力的主要方式。通过全面深挖其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尅体现出知识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和思政智慧,拓展课程的人文性和知识性,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共同发展。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让课堂成为育人的主要场所,最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局面。
参考文献:
[1]韩变枝,杨胜强,王栋,等.“产教融合+课程思政”视角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25,11(14):138-141.
[2]何彪,尹瑞雪,宋扬扬.融合课程思政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学术与实践,2023,(02):123-128.
作者简介:亓学芸(1978.08.24--),女,汉族,山东莱芜人,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