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铸造工艺CADCAE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摘要
关键词
铝合金铸造;CAD技术;CAE技术
正文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铝合金因其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导热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和电子通信等领域。这些产业对铝合金部件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铝合金铸造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铸造工艺依靠经验积累和试错的方法来组织生产,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而且容易出现气孔、缩松和裂纹等缺陷。在这种背景下,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和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技术逐渐兴起,并被广泛地应用于铝合金铸造过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实现了铸件的数字化设计,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精度;CAE技术可以对铸件进行数值仿真,预测缺陷,优化工艺参数,从而提高铸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对铝合金铸造工艺进行CAD/CAE分析,对促进我国铝合金铸造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CAD技术在铝合金铸造工艺中的研究与运用
1.1铸件三维建模
在铝合金铸造过程中,CAD技术的第一个应用就是铸件的三维造型。借助CAD软件,设计者可以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建立准确的铸件三维模型。与传统的二维平面图设计相比,三维造型更具直观性和更完备的信息。设计者在进行三维造型时,可以充分考虑铸件结构的合理性、工艺的可行性和使用性能。对于复杂铝合金铸件,如汽车缸体和航空发动机叶片等,CAD软件可以清晰地显示其内部和外部形状,帮助设计者发现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壁厚不均匀和结构干涉等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正。同时,该软件还具有丰富的造型工具和参数化设计功能,使设计者能够快速地对模型进行修改和优化。参数化设计可以将铸件的尺寸和外形等参数与模型相关联,通过调节参数可以实现模型的自动更新,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另外,三维模型也可以为后续的CAE仿真分析、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提供精确的几何信息,从而实现设计和制造的一体化。
1.2模具设计
模具是铝合金铸造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它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CAD技术对模具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实现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和优化。利用CAD软件,设计师可以根据铸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型腔、型芯、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计。利用CAD软件的三维造型功能,使设计者能直观地看到模具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避免了模具之间的干涉。同时,利用CAD分析工具,初步检验了模具的强度和刚度,保证了模具在服役期间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利用CAD技术,实现了模具的标准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标准零件库,使设计者可以直接调用标准零件,减少了重复设计的工作量,提高了模具的互换性。例如,在浇注系统的设计中,可以根据铸件的尺寸和形状,从标准件库中选择合适的浇口、冒口等零件,并通过参数化的方法来适应不同的铸造工艺要求。
1.3协同设计与数据管理
在铝合金铸件的研制过程中,设计、工艺、制造等多个部门和多名设计师的共同努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CAD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让不同部门的设计师共享铸件的三维模型和相应的设计信息,并可以进行实时的交互和协作。依托网络技术,分散在不同地域的设计者可以同时对同一个模型进行操作和修改,并且可以实时地看到对方修改过的内容,避免了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和不精确而引起的问题。同时,该软件还具有版本管理功能,可以对不同版本的设计进行记录和管理,便于对设计变更进行追溯,保证设计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另外,CAD技术还可以和PDM系统进行集成,可以管理设计数据、工艺数据和生产数据。PDM系统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检索和共享,从而提高了数据的管理效率和使用价值,为优化和改善铝合金铸造工艺提供了数据支持。
2.CAE技术在铝合金铸造工艺中的研究与运用
2.1充型过程模拟
充型工艺是铝合金铸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铸件的质量。利用CAE技术,可以实现铝合金熔体在模膛内的充型动态仿真,预测熔体流动速度、温度场、压力场等参数,从而优化浇注系统的设计和工艺参数。在充型过程数值模拟方面,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CAE软件建立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等控制方程,得到熔体在型腔内的流动状态。通过动画和云图直观地显示了模拟结果,设计者可以清楚地看到熔体的充型顺序,以及有没有卷气、不充分等缺陷。以某铝合金轮毂的充型过程为例,分析了浇注系统设计不当引起的充型后期流速变慢、降温过快等缺陷。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对浇注系统浇口位置和尺寸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熔体的充型能力,有效地避免了浇注不充分的缺陷。
2.2凝固过程模拟
凝固过程是铝合金铸件成形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缺陷如缩松、缩松等都与凝固过程有密切关系。本项目拟采用CAE技术,实现铝合金熔体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预测凝固时间、温度场、固相率的变化规律,为优化铸件结构和工艺参数,减少凝固缺陷提供理论依据。以传热学和相变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求解,获得了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分布。根据温度场分布,可以判断铸件的凝固次序,并能判断有无孤立液相区,而孤立液相区往往是缩孔和缩松的主要部位。通过CAE仿真,可以对缩松、缩松等缺陷的位置和大小进行预测,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对有缩松缺陷的部位,可以采用增设冒口和调整壁厚的方法,改变凝固顺序,使缩松转移到冒口内,从而提高铸件的致密度。同时,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也可以对铸件凝固时的内应力进行预测,从而为防止铸件开裂提供参考。
2.3缺陷预测与工艺优化
CAE技术不仅可以对铸件的充型和凝固过程进行模拟,而且可以对铸件的缺陷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铸造工艺进行仿真,分析各工艺参数对铸件质量的影响规律,找出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以铝合金铸件为例,研究了浇注温度、浇注速率和浇注温度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CAE仿真技术,对不同工艺参数下铸件的充型、凝固过程以及缺陷的产生进行观测,从而确定最佳的浇注温度区间、浇注速率和浇注温度。CAE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铸件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对结构复杂的铸件进行仿真分析,可以找出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壁厚突变和尖角等不合理的地方,这些地方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和凝固缺陷。根据仿真结果,设计者可以通过在铸件中增加过渡圆角,调节壁厚来改善铸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3.CAD/CAE技术集成在铝合金铸造工艺中的应用
3.1集成优势
CAD和CAE技术在铝合金铸造过程中的作用各不相同,二者的集成可以达到优势互补、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和质量的目的。CAD为CAE技术提供了准确的几何模型,保证了仿真分析的精度;CAE技术可以对CAD设计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和工艺验证,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CAD设计,实现设计-分析-优化的闭环。将CAD/CAE相结合,可在设计阶段全面评估和优化铸件的性能和铸造工艺,避免了传统制造工艺中由于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返工和浪费,极大地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对设计和分析流程进行集成化设计和分析,可以实现产品数据的共享和管理,提高企业的协作效率。
3.2集成应用案例
结合航空航天铝合金支架铸件的研究开发实例,说明了CAD/CAE集成技术在铝合金铸造过程中的应用。设计者首先用CAD软件建立了铸件的三维模型,然后对模型做了初步的结构分析,以保证其满足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将CAD模型导入CAE软件中,实现充型和凝固过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铸件的某个角上容易出现缩松缺陷。根据仿真结果,设计者在CAD软件中对此部位的结构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一个小冒口。再次导入CAE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CAE技术对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工艺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优化后的CAD模型及工艺参数,设计模具并进行实际生产,所制得的铸件经检验完全符合产品质量要求。采用CAD/CAE集成技术,使铝合金支架铸件的研制周期缩短了30%,降低了生产成本约20%,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CAD/CAE技术应用于铝合金铸造过程,对铝合金铸造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铸件、模具进行数字化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CAE技术可以预测缺陷,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将CAD/CAE技术集成于一体,使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但是,当前CAD/CAE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模型简化与实践不一致、材料性能参数不精确、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通过改进模型的精度,完善材料性能数据库,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江充.铝合金铸造工艺优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金属通报,2024,(05):1-3.
[2]古良,马亮,赵磊,等.应用3D打印技术优化砂型铝合金低压铸造工艺[J].金属加工(热加工),2023,(07):103-106.
[3]杨林杰.基于仿真技术的铝合金石膏型铸造工艺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