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流程与边坡防护基础技术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流程;边坡防护;基础技术
正文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土方开挖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土方开挖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土方开挖施工流程的重视程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土方开挖工作,确保土方开挖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本文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对其土方开挖施工流程和边坡防护基础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土方开挖前准备工作
确定好土方开挖位置。在进行土方开挖之前,需要对具体的施工区域进行严格的勘测,通过勘测可以明确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区域的大致范围,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土方开挖施工提供便利。选择合适的挖土机械设备。在进行土方开挖前,需要对挖土机械设备的类型和型号进行确定,确保挖土机械设备能够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土方开挖施工需要。设置好排水设施。
二、土方开挖主要工序
2.1施工设备选择
土方开挖一般采用机械开挖,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挖机、推土机、装载机、自卸车、挖掘机、履带吊等。其中,挖机的主要功能是挖掘土方;推土机主要用于土方填筑和基坑支护,其功率通常较大,可用于挖土。装载机和挖掘机的主要功能是装运土方。自卸车是用于转运土方的汽车,通常用于转移土方。对于机械开挖作业来说,在选择机械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机械设备。在土方开挖中,应优先选择挖机、推土机和装载机等大型机械,并根据现场条件来选择挖掘机等小型机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结合现场条件,优先使用推土机和挖掘机等大型机械。
2.2土方开挖方法
(1)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在1.5米以内,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分层开挖,每层挖深一般为0.6米。施工中可根据场地的形状和土方性质,采取合理的分层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将基坑划分为若干区段进行分层开挖,并在每一层挖土施工前设置标高控制点。(2)先支撑后开挖。采用支撑式机械挖土时,应及时对支撑进行加固和拆除,以免因支撑被破坏而引起土体移动。(3)基坑边坡稳定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基坑外缘布置放坡平台或护墙;边坡坡度超过1:1.5时,应在边坡上设置一定数量的防护栏;基坑边坡不宜太陡。
2.3施工现场管理
(1)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开挖,严禁挖土顺坡,严禁先将基坑边沿挖通后再挖底部;(2)现场应设置排水系统,场地应平整、无积水,开挖后应及时做好场地排水工作;(3)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并由专人负责管理;(4)机械在基坑内进行作业时,机械设备、车辆、人员均不得擅自离开作业现场;(5)挖土时严禁爆破和使用机械设备,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6)挖土完毕后,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在指定的位置集中,不得任意将土运出现场或堆放在坑边;(7)基坑周围应设围栏,严禁人员进入;(8)机械设备、车辆不得在基坑边停留或作业。
2.4土方开挖后处理工作
(1)场地清理:土方开挖完成后,及时将土方堆放至指定地点,并做好防雨、防渗工作。(2)排水设施:挖土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地表径流、雨水,必须及时排出。现场的排水系统应与施工计划相结合。(3)场地平整:土坡开挖后,应及时对场地进行平整,对已出现的不平整、斜坡等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进行处理。(4)检查验收:土方开挖完工后,应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施工中的特殊情况和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土坡表面和坡脚的清洁程度是否符合规定;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坡顶和坡脚处是否有渗漏情况;边坡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三、边坡防护基础技术
3.1边坡稳定性分析
3.1.1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目前,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极限平衡法是利用条分法和不平衡推力原理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主要用来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连续介质的数值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岩土体的强度和变形性质。根据计算原理的不同,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可分为三类:(1)解析法:它是对岩土材料或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是最传统也是最广泛的一种方法;(2)数值计算法:它是通过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3)物理模拟法:它是通过对模型试验结果和现场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3.1.2边坡稳定性分析原则
(1)分析方法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和工程需要确定。(2)所选用的方法应能正确反映边坡的变形特征,且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结果有指导意义。(3)必须考虑到边坡变形破坏过程中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对于空间效应,应考虑到坡体在变形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张拉裂缝;对于时间效应,应考虑到变形过程中的时间因素,即变形持续时间越长,其稳定性越差。(4)计算结果必须以工程地质勘察和室内试验为基础。在进行分析时,应以最大可能的滑动面作为计算结果,必要时还应进行局部破坏分析。(5)要有必要的计算参数和计算假定。
3.2边坡防护措施
3.2.1地质灾害防治
边坡加固:针对不同的土质和岩层情况,在边坡中设置排水孔和加固锚索等方法,降低边坡内部的含水量,从而减少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排水:对坡面上的雨水进行合理排放,使坡面处于干燥状态,避免雨水对坡体结构造成破坏。削坡:将坡面的坡度削至设计要求的坡度,既可降低边坡高度,又能保证边坡稳定。削坡要根据土质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一般采用削坡或削方相结合的方法。削坡:对于坡度较陡、边坡高度较大的坡体,可采取挖除部分土体或在坡面上设置排水沟和截排水沟等措施。挡土墙:在斜坡上设置挡墙,防止雨水和地表水对边坡造成冲刷。
3.2.2边坡支护结构设计
在边坡支护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分析和设计,从边坡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施工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进行边坡支护结构的设计时,要从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支护结构进行支护设计。在进行边坡支护结构的设计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边坡稳定要求和工程技术要求的支护结构形式。
结语
土方开挖过程中,要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工程施工规范进行,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土方开挖方案。对于不同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应采取不同的土方开挖方法。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根据基坑的形状、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理的挖掘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处理开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在开挖土方后,应及时对场地进行整理和平整,确保场地平整无积水。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坑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立洪,陈龙坤,马飞,等.基于BIM的房屋建筑高边坡工程土方开挖方法[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5,(16):89-91.
[2]吴胜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与控制对策[J].居业,2025,(08):216-218.
[3]叶传杞.高层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25,(07):272-274.
[4]王婷.建筑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及支护技术分析[J].居业,2025,(05):91-93.
[5]白永龙.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大众标准化,2025,(08):137-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