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废气治理技术及运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工业废水处理;废气治理;生物法;吸附法;技术应用
正文
一、引言
工业废水处理是保障水环境安全的关键环节,但在废水收集、预处理、生化反应、污泥处理等工艺过程中,会因污染物挥发、微生物代谢等产生大量废气。这些废气成分复杂,涵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苯系物、烷烃类)、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含氮化合物(如氨气)等。据统计,化工行业废水处理装置每处理1000吨废水,平均可产生20-50立方米的特征废气,若直接排放,不仅会加剧大气污染、形成酸雨或光化学烟雾,还会对废水处理站操作人员及周边居民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因此,研发并应用高效的废气治理技术,成为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绿色化升级的核心需求。
二、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废气的来源与危害
(一)废气主要来源
1.废水收集与调节环节:工业废水在格栅、集水井、调节池等设施中停留时,废水中溶解的挥发性污染物会因液位波动、搅拌等作用挥发至大气,尤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该环节废气排放量占比可达30%以上。
2.生化处理环节:厌氧生物处理(如UASB、IC反应器)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气体;好氧处理中,曝气作用会加速挥发性物质释放,同时可能产生少量异味气体。
3.污泥处理环节:污泥浓缩、脱水、干化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会释放大量硫化氢、氨气及VOCs,其中干化环节因温度升高,废气排放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环节。
4.化学处理环节:在混凝、沉淀、氧化等化学处理工艺中,若使用含氯药剂、酸碱试剂等,可能产生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硫等刺激性气体。
(二)废气主要危害
1.环境危害: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不仅会造成感官污染,还会与大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加剧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VOCs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对区域大气质量的影响具有累积性。
2.健康危害:短期接触高浓度废气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头晕、恶心等症状;长期接触苯系物、多环芳烃等VOCs,会增加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硫化氢浓度过高时甚至可导致急性中毒死亡。
3.设备危害:部分酸性废气(如氯化氢、二氧化硫)会对废水处理设备、管道造成腐蚀,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甲烷等可燃性气体若积聚到一定浓度,还存在爆炸风险。
三、主流废气治理技术及原理
(一)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气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的治理技术,具有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的特点,适用于中低浓度、易生物降解的废气处理。
1.生物滤池技术:将废气通过填充有微生物载体(如泥炭、木屑、活性炭)的滤池,载体表面的微生物群落吸附并降解污染物。该技术对硫化氢、氨气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但处理负荷较低,占地面积较大,适用于处理量小、污染物浓度稳定的场景。
2.生物滴滤塔技术:在塔内设置喷淋装置,将循环液均匀喷洒在载体表面,废气与载体上的微生物及循环液充分接触,污染物被降解后随循环液排出。相较于生物滤池,其处理负荷更高,且可通过调节循环液pH值适应不同污染物,适用于化工、制药行业废水处理装置的废气治理。
3.生物洗涤塔技术:将废气与含有微生物的洗涤液在塔内充分混合,污染物先溶解于洗涤液中,再被微生物降解。该技术传质效率高,反应速度快,但对设备密封性要求较高,常用于处理高湿度、高浓度的恶臭废气。
(二)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分子筛、硅胶)的多孔结构对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物理或化学吸附,从而实现净化的技术,适用于低浓度、高价值或难降解废气的处理。
1.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特点,可有效吸附苯系物、VOCs等有机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5%以上。但活性炭吸附容量有限,需定期再生或更换,再生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适用于间歇式废气处理或作为深度处理工艺。
2.分子筛吸附技术:分子筛具有均匀的孔径结构和良好的选择性,对极性分子(如氨气、水)及特定尺寸的VOCs吸附效果优异,且耐高温、不易粉化,再生性能优于活性炭,适用于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的废气治理,如污泥干化环节的废气处理。
(三)燃烧法
燃烧法是通过高温氧化将废气中的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适用于高浓度、可燃性废气的处理,去除率可达99%以上。
1.直接燃烧法:将废气温度升高至污染物燃烧温度(通常600-1100℃),使污染物直接燃烧分解。该技术设备简单,但能耗高,仅适用于污染物浓度高、热值高的废气(如甲烷含量较高的厌氧处理废气)。
2.催化燃烧法:在催化剂(如铂、钯、二氧化锰)作用下,降低污染物的燃烧温度(通常200-400℃),使其在低温下充分燃烧。该技术能耗低、反应速度快,且无明火,安全性高,适用于涂装、印刷行业废水处理装置产生的VOCs废气治理,但催化剂成本较高,易受废气中杂质影响而失活。
四、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集成化
单一治理技术难以满足复杂废气的处理需求,未来将更多采用“预处理+核心处理+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例如,“化学吸收预处理+生物法核心处理+活性炭深度处理”,可先去除废气中的酸性或碱性杂质,再通过生物法降解主要污染物,最后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残留难降解物质,实现不同浓度、不同类型废气的高效治理。
(二)智能化与低碳化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废气治理系统将实现智能化监测与调控,通过在线传感器实时监测废气浓度、流量、温度等参数,结合算法自动调节吸附剂再生频率、催化剂反应温度等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此外,低碳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如RTO技术与余热回收系统结合,将燃烧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或加热,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生物法与碳捕捉技术结合,降低废气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
五、结论
工业废水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气成分复杂、危害严重,废气治理是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生物法、吸附法、燃烧法、化学吸收法等主流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场景:生物法适用于中低浓度易降解废气,成本低且环保;吸附法适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气,可作为深度处理工艺;燃烧法适用于高浓度可燃性废气,去除率高;化学吸收法适用于酸性、碱性水溶性废气,运行成本低。通过工程案例可知,合理选择单一技术或组合工艺,可实现废气的达标排放。
参考文献:
[1]董召,杨海波.工业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废气治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5,6(10):5-7.
[2]张云达,顾春杰,何健,等.多相抽提技术在有机复合污染场地治理中的应用[J].上海建设科技,2018(1):71-74.
[3]钴-钼废催化剂无害化综合利用处理技术[Z].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