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高蛟龙1周佳2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32

摘要

本文针对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中的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钢结构焊接的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然后详细探讨了焊接变形控制、焊缝质量保证和焊接残余应力消除等重点技术。接着深入剖析了厚板焊接、异种钢焊接和特殊环境焊接等难点问题。最后提出了包括工艺优化、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等在内的系统控制措施。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焊接工艺设计、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有效的技术管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结构焊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本研究对钢结构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钢结构;焊接技术;焊接变形;焊缝质量;残余应力

正文


引言:钢结构焊接作为现代建筑的核心连接工艺,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据统计,钢结构工程中约65%的质量事故与焊接缺陷相关,其中焊接变形和裂纹问题占比达58%。随着钢结构向大型化(如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最大跨度达128米)、复杂化(如国家速滑馆双曲马鞍形屋面)方向发展,焊接技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基于国家重点科研成果,结合实践经验,系统研究了焊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行为、相变机理和应力演化规律。为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钢结构焊接技术概述

钢结构焊接是指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使钢材原子间相互扩散并结合,形成永久性连接的过程。现代钢结构焊接技术主要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钢结构焊接具有连接强度高、密封性好、节省材料等优点,但也存在易产生变形和残余应力等缺点。

 

钢结构焊接的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相关标准。焊缝质量不仅影响结构强度,还关系到结构的疲劳性能和耐久性。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焊缝内部无缺陷、外观成型良好,同时要尽量减少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

1.1 焊接冶金学原理

钢结构焊接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主要包含三个基本阶段:

1. 热传导过程:遵循傅里叶定律q=-kT,热影响区(HAZ)宽度与热输入Q呈正相关

2. 冶金反应:包括熔池形成(钢的液相线温度约1538℃)、气体析出和夹杂物上浮

3. 相变行为:奥氏体(A)→铁素体(F)+珠光体(P),冷却速度Vc决定最终组织形态

1.2 焊接热力学分析

焊接过程中温度场T(x,y,z,t)和应力场σij的演化可用以下耦合方程描述:

ρc(T/t)=∇·(kT)+Qv (热传导方程)

∂σij/xj=0 (平衡方程)

εij=εije+εijp+εijth (本构关系)

 1.3 质量评价体系

现代焊接质量评价包含三个维度标准:

1. 力学性能:抗拉强度≥母材标准值,冲击功Akv27J(-20)

2. 几何精度:变形量≤L/1000且≤3mm

3. 缺陷控制:按GB/T 19418评定,B级焊缝允许缺陷尺寸≤0.1tt为板厚)

二、钢结构焊接技术重点

焊接变形控制是钢结构焊接的首要重点。焊接过程中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会导致构件产生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等多种形式的变形。为控制变形,需要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使用反变形技术、设置临时支撑等措施。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采用分段退焊法、对称焊接法等工艺来有效控制焊接变形。

焊缝质量保证是另一个关键技术重点。高质量的焊缝应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为保证焊缝质量,必须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同时要做好焊前准备,如坡口加工、清洁等工作。在焊接过程中,要实时监控焊接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气孔、夹渣、未熔合等缺陷。焊后还需进行无损检测,确保焊缝内部质量。

焊接残余应力的消除同样至关重要。焊接残余应力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增加脆性断裂的风险。常用的残余应力消除方法包括热处理法、振动时效法和机械拉伸法等。在实际工程中,通常根据构件的重要性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消应力方法。例如,对于承受动载荷的重要构件,多采用整体热处理法来有效消除残余应力。

三、钢结构焊接技术难点

厚板焊接是钢结构工程中的主要难点之一。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焊接难度显著提高。厚板焊接易产生层状撕裂、焊接变形大、残余应力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需要采用多道焊工艺、预热和后热措施,并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在某大型体育场项目中,针对50mm厚的Q390GJC钢板,采用了窄间隙气体保护焊工艺,配合200℃的预热温度,成功实现了高质量的厚板焊接。

异种钢焊接是另一个技术难点。不同钢材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差异会导致焊接接头出现组织不均匀、性能下降等问题。在连接Q235BQ345B钢时,选用了ER50-6焊丝,通过严格控制热输入和层间温度,确保了焊接接头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此外,还需特别注意异种钢焊接接头的腐蚀问题,必要时需采取特殊的防腐措施。

特殊环境下的焊接作业也极具挑战性。在低温、高湿、多风等恶劣环境下,焊接质量难以保证。例如,在北方冬季施工时,环境温度往往低于-10℃,这时必须搭建保温棚,将焊接区域温度提高到5℃以上。同时要使用低氢型焊条,并严格执行焊前预热和焊后保温措施。在某石化项目中,针对海边高盐雾环境,采用了特殊的焊接保护措施,有效防止了焊接接头的腐蚀。

 四、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工艺优化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的焊接接头和钢材,需要制定详细的焊接工艺评定方案。在实际工程中,建立了焊接工艺数据库,将成熟的焊接工艺参数标准化,供类似工程参考使用。同时,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焊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前优化工艺参数。

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同样重要。焊接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定期组织焊工培训考核,确保每位焊工都持证上岗。在项目开工前,组织详细的技术交底会,使每位施工人员都清楚质量要求和操作要点。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将焊接质量与个人绩效挂钩,增强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设备管理和材料控制不容忽视。建立了完善的焊接设备维护制度,定期校验焊接设备的性能参数。在材料管理方面,严格执行焊材的验收、保管、烘干和发放制度。特别是低氢型焊条,必须按要求烘干并使用保温筒保存,确保焊材在使用时保持干燥。

结束语:

 经济在增长科技在进步,钢结构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普遍,因此,施工时最重要的就是对其质量进行有效管控。为了使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 李国强. 《现代钢结构焊接技术》.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2〕 王建军, 刘建华. "厚板钢结构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焊接学报》, 2019, 40(5): 112-118.

3〕陈志强. "异种钢焊接接头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钢结构》, 2020, 35(3): 45-50.

4〕张明远, 李国强. 《现代钢结构焊接技术(第二版)》.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45-128.

5Wang J, Liu J. "Residual stress control in thick plate welding using thermal tensioning".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1, 182: 1066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