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探析
摘要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设备优化;运行管理
正文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火力发电作为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是实现机组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方式,但目前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较高等问题。对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不仅有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降低运营成本,还对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能源消耗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能源消耗现状
当前,火力发电厂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燃料燃烧、热力转换以及电力输出等环节。以煤炭为例,我国大部分火力发电厂仍以煤炭作为主要燃料,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仅有部分化学能能够有效转化为热能,其中存在着大量的能量损失。同时,在热力转换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也会因设备效率、系统设计等因素导致能量损耗。据统计,我国部分火力发电厂的能源综合利用率仅在 30% - 40% 左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2.2 存在的问题
设备老化与技术落后是导致能源消耗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等核心设备使用年限较长,设备性能下降,运行效率降低,导致能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此外,一些发电厂的控制系统不够先进,难以实现对机组运行参数的精准调控,无法根据负荷变化及时调整运行状态,造成能源浪费。在运行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工作人员节能意识不足,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消耗。
三、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3.1 设备优化改造
3.1.1 锅炉设备优化
对锅炉进行优化改造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首先,对锅炉的燃烧系统进行改进,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如低氮燃烧技术、富氧燃烧技术等,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减少不完全燃烧造成的能量损失。同时,优化锅炉的受热面布置,增加受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降低排烟温度。例如,通过加装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设备,回收排烟中的余热,加热给水和空气,提高锅炉的整体热效率。此外,定期对锅炉进行维护和检修,清理受热面的积灰、结渣,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传热。
3.1.2 汽轮机设备优化
汽轮机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发电效率。对汽轮机进行通流部分改造,优化叶片的型线和结构,提高蒸汽的做功能力,降低汽轮机的热耗率。同时,对汽轮机的轴封系统进行改进,采用先进的轴封技术,如蜂窝式汽封、布莱登汽封等,减少蒸汽泄漏,提高机组的经济性。此外,合理调整汽轮机的运行参数,如真空度、进汽温度和压力等,确保汽轮机在高效区间运行。
3.2 运行参数优化调整
在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中,对运行参数进行精细化调整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根据机组的负荷变化,合理调整锅炉的燃烧量和汽轮机的进汽量,保持机组在最佳工况下运行。例如,在低负荷运行时,适当降低锅炉的燃烧强度,优化燃烧调整,避免因过度燃烧造成能源浪费;同时,调整汽轮机的进汽压力和温度,提高机组的热效率。此外,对循环水系统、凝结水系统等辅助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如合理控制循环水流量、提高凝结水的回收利用率等,减少系统的能耗。
3.3 新型节能技术应用
3.3.1 变频调速技术
变频调速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厂用电率。对风机、水泵等大功率设备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根据实际负荷需求自动调节设备的转速,避免设备在满负荷状态下长期运行,从而降低电能消耗。例如,在锅炉的引风机、送风机上安装变频调速装置,可根据锅炉的燃烧工况实时调整风机转速,在保证燃烧稳定的前提下,降低风机的耗电量,节能效果可达 20% - 30% 。
3.3.2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锅炉排烟余热、汽轮机排汽余热等。采用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将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并加以利用,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例如,利用锅炉排烟余热加热给水或空气,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利用汽轮机排汽余热进行供热,实现热电联产,不仅减少了能源浪费,还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3.4 运行管理优化
建立健全科学的节能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节能目标和考核标准,将节能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定期对节能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节能意识和操作技能,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能源浪费。同时,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监测和维护管理,建立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前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
四、工程案例分析
4.1 案例概况
某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为 2×600MW,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能源消耗较高、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为实现节能降耗目标,该电厂对集控运行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和优化。
4.2 节能降耗措施实施
在设备优化方面,对锅炉进行了低氮燃烧器改造和受热面优化,加装了高效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对汽轮机进行了通流部分改造和轴封系统升级。在运行参数调整上,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运行优化系统,根据负荷变化实时调整机组运行参数。同时,应用了变频调速技术对风机、水泵等设备进行改造,并建设了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将锅炉排烟余热用于加热生水,汽轮机排汽余热用于厂区供热。在运行管理方面,完善了节能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
4.3 实施效果
经过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该电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锅炉热效率提高了 3% - 5%,汽轮机热耗率降低了 150kJ/kWh 左右,厂用电率下降了 2 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 5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13 万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同时,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五、结论
综上所述,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设备优化、运行参数调整、新型技术应用以及管理优化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通过对锅炉、汽轮机等核心设备的优化改造,运行参数的精细化调控,变频调速、余热回收利用等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以及科学的运行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今后的发展中,火力发电厂应不断加强对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持续改进运行管理水平,以适应能源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勇刚.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探析[J].灯与照明,2025,49(01):167-169+173.
[2]张巨博.试论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J].电力设备管理,2024,(19):244-246.
[3]郭子良.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3,(07):5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