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电商直播营销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安化黑茶;电商直播;营销现状;问题分析;优化建议
正文
安化黑茶产自中国湖南省安化县,是中国黑茶的代表性品类,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凭借独特的“金花”发酵工艺与健康价值享誉国内外。然而,在传统销售模式下,安化黑茶长期面临市场辐射范围有限、品牌辨识度不足、年轻消费群体渗透率低等挑战。电商直播的蓬勃发展为农产品营销开辟了新路径,直播营销通过实时互动、场景化展示与情感联结,打破了传统零售的时空壁垒,成为消费者认知品牌、建立信任的核心渠道。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如火如荼,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近13倍;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同比增长12.5%。
本文以直播营销的“人、货、场”三要素理论为框架,系统分析安化黑茶的直播优化路径。该理论强调:“人”即主播需兼具专业性与亲和力,驱动用户决策,“货”需通过差异化选品与附加值设计匹配需求;“场”则依赖沉浸式场景与流量运营增强粘性。安化黑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健康属性为直播内容提供了独特素材,但如何实现三要素协同发展以推动安化黑茶直播营销的高效开展,仍需深入探索。本研究主要分析安化黑茶电商直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1安化黑茶直播营销现状分析
1.1直播平台选择
安化黑茶直播营销主要集中在抖音、淘宝直播等平台,其中抖音飞瓜数据显示,2023年茶叶行业在抖音电商平台的市场规模超230亿,同比增长率达61.1%;淘宝直播则以品牌旗舰店为主,侧重高客单价转化,如据安化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报道,在2023年安化县直播月活动中安化黑茶的销售总额为3166万元。三大平台形成差异化覆盖,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各个平台形成差异化覆盖,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1.2安化黑茶主播构成
安化黑茶的主播构成较为多元化,包括政府官员如“网红县长”陈灿平、本土网红如“小隆女”、“侗族姐妹花”等以及企业主播。这些主播通过个人IP塑造和专业知识讲解,吸引了大量粉丝,形成了强大的带货能力。
1.3安化黑茶用户画像
巨量指数2024年数据显示,31-50岁男性为核心消费群体,占比53.25%。31-40岁的消费者是茶品消费的中坚力量,他们对茶叶的品质、口感和文化内涵有着较高的要求,消费相对稳定且对品牌具有一定的忠诚度。
1.4安化黑茶直播的选品和价格
直播间选品大致为“三尖”“三砖”“一卷“,即三尖茶、茯砖茶、黑砖茶、花砖茶、安化千两茶;各个平台直播经营规则、官方补贴及直播间营销玩法导致价格可能会存在差异但日常款总体区间50到300元之间,特级礼盒装在1000元左右。
1.5安化黑茶直播场景
安化黑茶旗舰店在安化建立了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基地内搭建文化沉浸式场景如茶室、古风布景,塑造品牌调性;以及原产地场景如茶园、茶厂通过展示非遗工艺和生态环境强化信任。
1.6安化黑茶直播流量来源
近年来,直播助农不仅仅得到相关政策支持和优惠,还有平台的流量扶持,如抖音为原产地商家和达人提供培训,帮助他们熟悉电商平台操作,提升销售技能;通过“新农人计划”,抖音为三农创作者提供“短视频内容+电商”的全方位培训,并提供现金和流量扶持。
抖音电商运营团队2023年数据显示,抖店罗盘直播间详情页及直播实时大屏中的流量来源分为付费、免费两大类:
(1)付费包括:品牌广告-其他、品牌广告-toplive、DOU+广告、千川竞价广告、其他竞价广告
(2)自然包括:短视频引流、推荐feed、关注、搜索、抖音商城、其他推荐场景、个人主页、直播广场、活动页、同城、头条西瓜、其他
安化黑茶电商直播间可以根据上述流量分类逻辑,策略优化流量结构,提升直播转化和销售额。
2目前安化黑茶直播营销问题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144名直播观众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0名从属于不同安化黑茶直播间的直播工作人员开展深度访谈,发现当前安化黑茶直播营销存在显著问题。下文将基于直播营销的"人、货、场"三大核心要素展开具体分析。
2.1安化黑茶直播人力困局的三维解构
(1)从业主体结构性失衡
当前,农产品直播行业存在结构性失衡现象,其中农户与尾部主播成为行业的主力军。然而,他们的知识储备大多局限于产品的基础特性,对于黑茶制作技艺、文化渊源等深层价值要素的阐释能力显得薄弱,导致直播内容往往停留在同质化的产品推介层面。由于大部分尾部主播商业价值较低,难以有效激发消费者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品的销售效果。
(2)直播技能体系薄弱
大多数直播人员都缺乏相应的直播知识储备,没有系统接受直播理论和技能培训。从业人员普遍缺乏镜头表现力与节奏把控能力,具体表现为产品讲解逻辑混乱、视听呈现单调呆板、互动环节设计失当,导致观众注意力和参与度持续流失。据资料显示,安化黑茶直播的从业人员学历层次较低,有相关互联网从业经验的人才也很少。
(3)人才培育机制缺位
由于安化县地处湘中地区,所以难以吸引专业人才留下和入驻,人才的缺乏也导致安化黑茶企业的管理、研发和营销水平较低,使得企业营销策划、账号的内容创作与粉丝运营能力都偏低,形成制约产业发展的恶性循环。
2.2安化黑茶直播中“货”的三大核心问题
(1)品牌力有待提升,直播吸引力不足
缺乏像普洱茶“大益”这样的标杆品牌,直播间难以建立高端形象。问卷调查显示,目前69%的观看者对安化黑茶的认知仍停留在“普通传统老茶”层面,直播间也缺少高价值产品如收藏级年份茶作为直播亮点,导致内容吸引力不足,观众留存率低。
(2)产品结构单一,创新性不足
通过对10位相关从业者的深入访谈获悉,其所从属的直播间主要销售和讲解的产品为大块茯砖茶与十两茶。其中,有3家直播间的小黄车中陈列有50克尝鲜装,然而并未对此进行特别讲解。当前,此类大块产品在年轻化和便捷化特性上存在不足,与网络购买者年轻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尚不契合,未能有效展现符合网络消费者特点的产品创新。
(3)价值传递不连贯,产品溢价塑造困难
据访谈了解他们直播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产品的基本功效和冲泡方法,并不会特别深入展示它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风味这些重要的卖点。这导致高价产品的销售理由不够充分,因为缺少了文化价值的支撑。此外,黑茶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和它的独特口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和解释,使得产品的文化意义和收藏价值没有很好地传达给消费者,因此难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2.3安化黑茶直播营销中“场”的双重制约
(1)硬件设施薄弱,视听体验较差
鉴于多数直播间由个体商户自主构建,其基础设施往往相对简陋,导致网络卡顿问题频发,进而削弱了实时互动的效果。此外,通过对10位相关从业者的深入交流发现,其中7位的直播间缺乏专业摄影设备,仅依赖手机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此种方式不仅难以充分展现茶汤的透明度及金花菌的分布等品质细节,降低了产品可视化的说服力;而且部分直播间使用美颜功能,进一步扭曲了真实效果的呈现。在厂房场景的直播中,由于专业灯光设备的缺失,反而增强了“小作坊”的廉价感,进一步恶化了用户体验。
(2)直播风格固化,与受众偏好割裂
当前,安化黑茶直播间的直播风格主要采用安利式讲解,辅以冲泡过程的展示和冲泡方的介绍。然而,这种模式在娱乐性和互动性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实现与观众的有效交流,据调查问卷反馈有44.44%的观看者对目前的直播风格感到不满。此外,各平台的直播方式趋于同质化,未能充分契合不同平台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心理。以抖音平台为例,其用户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偏好快节奏、趣味性强的直播内容。因此,当前安化黑茶直播间的直播方式并不完全适应抖音平台的特点,繁琐的冲泡讲解也难以深入触达年轻用户的心理。
3建议
3.1“人”效双轮:外引内育与产教共融
(1)“内外协同”人才策略:平衡短期突破与长效运营
在互联网生态瞬息万变的背景下,建议采取"内外协同"的人才策略:一方面优先引进具备成熟经验的外部直播人才,尤其是擅长流量操盘与爆品打造者,通过其专业能力高效获取流量并实现短期突破;另一方面实施"青年返乡赋能计划",吸引具有网感敏锐度的本地青年参与直播运营,其对Z世代消费偏好与平台算法趋势的洞察可精准锚定增量市场。同时需构建"薪酬激励、职业成长、情感联结"三维留人机制,以此破解人才短期化、工具化困局,实现短期爆发与长效运营的平衡。
(2)多维度提升直播团队技能与知识
和知名MCN机构合作,如无忧传媒、遥望科技等,通过"理论授课+跟播实战+模拟考核"三段式培训,提升他们的直播技能和熟练度;编写安化黑茶基本知识和发展历史的书籍并发放,包含纸质版和电子书两种形态供直播人员学习;聘请互联网运营专家来企业进行讲座交流;与高校合作开展校企合作直播项目,并提供资金和设备支持。在企业部营造积极学习互联网知识的氛围。
3.2“货”力三驱:品牌焕活、产品革新与价值深耕
(1)提升品牌力,增强直播吸引力
安化黑茶品牌体系涵盖企业自有品牌与行业公共品牌两大层面。面对品牌影响力相对薄弱的现状,强化公共品牌宣传与管理显得尤为关键。企业作为品牌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需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每一款产品均符合高标准要求,严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维护安化黑茶品牌的良好口碑。同时,行业内部应加强协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共同制定并实施品牌推广策略,通过行业自律与集体行动,提升安化黑茶的整体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安化县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推动安化黑茶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2)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创新性
鉴于当前网络购物群体日益呈现年轻化、时尚化以及生活节奏加快的趋势,传统的、大块的产品形象已难以激发其消费欲望。因此,在产品设计上,我们应更加贴合现代网络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积极研发创新产品,推出如长茶饮胶囊、单次袋装茶等年轻化、便捷化的新产品线。此外,为增强直播间的互动性,可生产一系列黑茶文创产品,通过直播间抽奖活动或结合特殊节日推出限定文化产品的方式进行销售。同时,借助文创产品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黑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3)连贯价值传递,塑造产品溢价
在直播内容的设计中,我们计划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七星灶烘焙”和“千两茶踩制”等关键工艺,同时融入明清茶马古道和历代贡茶的历史故事,以生动地传达产品的文化底蕴给直播间的观众。此外,我们将联合茶学专家或国家级评茶师进行品茶直播,推行五感品鉴法——即观察外形、嗅闻香气、欣赏汤色、品味滋味、评价叶底,以提升品鉴的专业性。同时,我们也将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划分多层次的产品体系,以满足各类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3.3“场”能双擎:基建升级与场景智配
(1)扶持个体商户,优化直播环境
政府和协会可积极为个体商户搭建3-5个免费使用的直播间,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助其购置基础设备,如千兆光纤、4K外接镜头、专业灯光系统等。此举旨在实现原画质直播,建立“所见即所得”的信任机制。同时,可以制定标准化流程,如细节放大三连拍,用于展示茶饼、金花菌以及逆光下的茶汤透度。此外,为帮助个体商户低成本打造优质直播场景,还可以为他们编制《手机直播优化手册》,提供实用的指导和技巧。
(2)分平台直播策略细化方案
针对不同平台特性优化直播策略,可提升吸引力和转化效果。抖音需强化娱乐性和快节奏,通过闪购、悬念式开场和年轻化产品吸引观众;淘宝应突出专业深度,以实景溯源和产品对比建立信任;小红书要打造仪式感体验,围绕女性审美和生活方式内容;快手可融入地域化梗文化,拉近用户距离;微信视频号侧重服务高净值客群,提供定制封装和拍卖品鉴服务;B站需深耕文化属性,结合历史讲述和手工制茶满足学习需求。精准适配各平台用户习惯与内容调性,可避免同质化竞争,有效覆盖多元化消费群体,实现品牌传播与销售转化的双向突破。
4结论
综上所述,安化黑茶直播营销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力、产品和场景的多重挑战。通过分析现状,我们发现安化黑茶在直播平台选择、主播构成、用户画像、选品策略和场景设计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运营模式,但仍然存在人力短缺、产品创新不足以及场景体验单一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人效双轮”“货力三驱”和“场能双擎”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外引内育、品牌焕活、产品革新以及场景智配等策略,推动安化黑茶直播营销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安化黑茶应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用户体验,以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和市场的持续拓展。
参考文献
[1]罗磊.安化黑茶网络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2.DOI:10.27662/d.cnki.gznlc.2022.000338.
[2]喻可星,张雅.安化黑茶电子商务营销问题及解决方法[J].商场现代化,2021,(03):47-49.DOI:10.14013/j.cnki.scxdh.2021.03.018.
[3]王运,周蓉,穆秋彤,等.“直播助农”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模式路径的优化[J].村委主任,2024,(06):246-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