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中的“两外”监管机制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叶正友

510524199004135199

摘要

我国新能源产业正处于从示范阶段向规模化、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国家电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造成冲击,对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两外”(外协和外包)这一重要环节带来新的挑战。从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现状和特点出发,阐述了“两外”管理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并对电力行业中的“两外”管理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两外”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加强外协外包监管、建立健全外包项目管控体系、完善新能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两外”监管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监管机制

正文


引言

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伴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些新能源企业逐渐出现了外协外包等现象。由于外协外包等现象的存在,电网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充分发挥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主体责任,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中的“两外”(外协和外包)问题,提出“两外”监管机制的建议。

一、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概述

1.1 新能源发展现状

新能源是指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利用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电能。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通过直接利用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提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新能源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即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很多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1.2 电场安全管理概念

新能源电场是指采用高电压、大容量、大功率等技术,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将新能源发电设备与电网连接起来,向用户输送电能的场所。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厂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规模不断扩大。

1.3 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新能源电场是指采用高电压、大容量、大功率等技术,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将新能源发电设备与电网连接起来,向用户输送电能的场所。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厂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行业中的外协和外包活动是指电力企业将部分或者全部生产任务外包给其他企业来完成,并以此获取相应的收益。在电力行业中,外协和外包活动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正常现象。但其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监管机制在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2.1 监管机制概述

监管机制是指为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国家电网公司建立的监督管理制度和规定。监管机制的建立主要目的是保证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电力行业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规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力安全监管体系,其中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体系、电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等。

2.2 监管机制在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监管机制是电力行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在电力供应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电力市场的稳定运行与电力供应安全息息相关。监管机制的建立健全可以规范电力市场秩序,提升市场活力,同时有利于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与新能源企业之间的关系,提升国家电网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2.实现依法合规经营: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是电网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环节之一,监管机制可以有效推动国家电网公司建立健全依法合规经营体系,实现依法合规经营,同时有利于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2.3 监管机制的具体内容

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主要包括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各项制度和规定。例如,《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电力企业应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加强新能源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监督:国家电网公司在开展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工作时,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规范,并通过监管机制的作用来确保监管制度规范的落实。例如,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等,有效实现对新能源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

“两外”监管机制在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 “两外”监管机制概述

“两外”监管机制是指在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中,国家电网企业建立和完善以外协项目管控体系为核心,以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为保障,以新能源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为补充的一种“两外”(外协和外包)监管机制。在“两外”监管机制下,电力企业将外协项目纳入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中,按照要求开展外包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并通过加强外协项目的监督管理,实现对电力企业外协项目的全过程安全管理。

 

3.2 “两外”监管机制的特点

“两外”监管机制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包含多种措施和手段的监管机制,其主要包括外协项目管控体系、新能源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以及外包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其中,外协项目管控体系是“两外”监管机制的核心,是通过对外协项目全过程安全生产实施有效管理,以实现对新能源电场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督;新能源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是“两外”监管机制的保障,是通过对外协项目实施有效监管,以实现对新能源电场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督;外包项目监督管理制度是“两外”监管机制的补充,是通过对外协项目实施有效监管,以实现对新能源电场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督。

3.3 “两外”监管机制在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在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中,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新能源电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指导手册》,并将外协项目纳入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中进行管理。电力企业根据指导手册的要求,建立了外协项目管控体系,明确外协项目的管控内容,并以指导手册为依据对外协项目实施有效监管。

结语

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中,新能源电场的外协项目逐渐增多,这些外协项目可能存在技术能力不足、施工质量不合格、安全风险高、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为加强新能源电场安全管理,保障电网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有必要加强对新能源电场外协项目的监督管理。本文从目前电网企业新能源电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外协项目管控、完善“两外”监管机制和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建议。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外协外包项目在新能源电场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监管,完善“两外”监管机制,提高“两外”监管效率,推动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德平。浅谈电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J]。辽宁经济日报,2012 (12):423-428.

[2]彭智敏。电力企业安全监管机制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 (01):52-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