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监理中的材料质量控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监理;材料;质量控制
正文
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材料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监理作为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材料质量的有效控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建筑工程的筹备到竣工交付,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材料的投入,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以及耐久性。因此,深入探讨建筑工程监理中的材料质量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材料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重要性
1.1关乎工程结构安全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结构的物质基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钢筋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其强度、延性等性能直接决定了结构的承载能力。若使用了不合格的钢筋,如强度不足或存在质量缺陷,在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可能因无法承受设计荷载而发生变形甚至断裂,严重危及结构安全。同样,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等级等若不符合设计要求,会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强度不足等问题,削弱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1.2影响工程使用功能
建筑材料的质量不仅关系到结构安全,还对工程的使用功能有着显著影响。例如,防水工程中,若防水材料质量不佳,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建筑物投入使用后极易出现渗漏现象,影响室内环境,导致墙面发霉、地面积水,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又如,保温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质量不合格的保温材料,可能使建筑物在冬季无法有效保暖,夏季难以隔热,增加能源消耗,降低居住或使用的舒适度。
1.3决定工程耐久性
耐久性是衡量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材料质量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优质的建筑材料能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抵抗自然环境的侵蚀、物理化学作用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保持其原有的性能。外墙涂料若质量可靠,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在风吹日晒雨淋的环境下,长时间保持色泽鲜艳、不脱落、不褪色,延长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寿命。相反,低质量的涂料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出现剥落、变色等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物外观,还可能导致墙体受损,缩短建筑物的整体使用寿命。
材料质量监理控制需要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监理单位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明确相应的检验标准,制定相应的监控措施,确保每一种材料都能达到质量标准。通过建立健全的材料质量监理机制,实现对材料质量的全方位、全过程控制,从而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监理中的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2.1明确施工材料要求
监理人员肩负着确保材料质量、规格和数量符合施工要求的重任。他们进场后会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各种配件设备进行严格审批,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第一道防线。审批过程中,监理人员会仔细核对材料的合格证明、检验报告等文件,确保材料来源可靠。作为施工现场的重要管理者,监理人员对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以及材料管理的规范性负有责任。井然有序的施工现场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更能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可靠。在日常工作中,监理人员要定期巡查施工现场,对每一处细节都严加把控。一旦发现与施工无关的材料,要立即与管理人员进行协商,确保这些材料得到及时处置,从而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监理人员还会对材料的保存方式进行严格的监督考察。要求所有材料必须根据自身属性进行摆放,存放界限必须清晰明了。这样做不仅可以防止材料之间的混淆和损坏,还能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2.2加强监理在建筑材料采购中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单位确定订货需求后需对施工材料生产企业的资质和样品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材料符合工程要求和质量标准。监理工程师应核查企业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资质文件,并了解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实力。监理单位应协助建设单位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要求供应商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认证证书等相关资质文件,审查其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信誉状况,对于生产钢材的供应商,要查看其是否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是否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往产品在市场上的口碑如何等。通过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查,从源头上确保材料供应的可靠性。同时,对提供的样品进行外观、性能等委托专业机构检测。只有确认生产企业及产品符合要求,施工单位方可签订购买合同。反之,如发现生产企业存在问题,应立即停止合作。这样,通过监理工程师的严格把关,可以有效避免使用不合格材料,保障工程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的审核工作至关重要,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2.3材料存储与使用环节的监理
监理人员要对材料的存储条件进行监督,确保材料在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变质。不同的材料对存储条件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水泥应存储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受潮结块;钢材应存放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场地,防止生锈腐蚀;防水材料应避免阳光直射,存储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监理工程师要定期检查材料的存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使用材料。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控制水泥、砂、石、水等材料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同时,要检查施工单位对材料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如钢筋的焊接、绑扎工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防止因施工不当导致材料性能降低,影响工程质量。
2.4完善机制和重视合同的管理工作
为确保材料质量,施工单位要构建健全的材料质量保证体系。这不仅需要充实人员配备,加强组织管理,还需提升检测手段,确保每一环节都严谨无误。设立专门的材料质量管理部门,他们是材料质量的第一道把关者。此外,还需制定严格的检测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材料管理的全过程中,从采购到进场,再到使用,每个环节都需进行严格的监管。这样,不仅能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还能有效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合同作为双方合作的基石,也应明确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为监理人员提供明确的依据。此外,还应明确监理在材料控制中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监理工作有效。监理委托合同中对材料的说明与监理的内容应详细而明确。监理方应负责抽检工作,对进场的材料进行随机抽样检测,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合同要求。此外,监理方还应负责监督工作,对施工单位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实时监督,防止不合格材料的使用。同时,监理方还应负责材料的取样和送检工作,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中的监理机构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屏障。监理工作的严谨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与未来使用的安全。特别是在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方面,任何疏忽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因此,监理人员不仅需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应不断学习新的监理方法,加强监理在建筑材料采购中的质量控制,完善机制和重视合同的管理,以适应工程环境的快速变化。同时,对每个监理项目都应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方案。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确保监理工作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汤睿恒.建筑工程监理中的材料质量控制途径分析及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