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尹善良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一公司 山东 德州 251100

摘要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还对行车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本文聚焦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旨在为提高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质量、保障行车安全与舒适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推动道路桥梁建设技术发展。


关键词

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正文


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安全与效率。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沉降段路基路面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导致路面不平整、桥头跳车等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与舒适性,降低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深入研究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对于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沉降成因分析

1.1地基因素

地基是道路桥梁的基础,其性质对路基路面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若地基存在软土地基、沟壑地段等不良地质条件,就容易引发沉降问题。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强、强度低等特点,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从而导致路基路面沉降。沟壑地段土壤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性突出,在填筑路基时,受外部荷载影响,变形幅度较大,也会引发沉降。例如,某地区道路桥梁工程位于软土地基上,由于未对软土地基进行充分处理,导致路基路面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沉降现象,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

1.2设计因素

设计不合理是导致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道路桥梁设计中,如果对地基承载力、变形特性等考虑不足,或者设计参数选取不当,就可能使路基路面结构无法适应实际荷载和环境条件,从而产生沉降。例如,在桥头引道的沉降段设计中,若采用小跨径的桥梁设计,可能导致桥涵构造物尺寸偏小、桥头路基过长,进而影响排水效果,引发路基沉降。此外,设计人员在进行地基设计时,若实地勘察不到位,未充分考虑施工地的地质及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施工技术时出现差错,也会增加公路桥梁在使用中的风险,导致沉降问题的发生。

1.3施工因素

施工过程是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施工工艺不当、质量控制不严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沉降段路基路面出现沉降问题。在台背填土施工中,由于填土难度大、工序繁琐,且易受用料、设备、操作技术、地形地势及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填料不适用施工路段,土方中水分较大,无法达到最佳状态,就很容易产生沉降与变形。例如,某道路桥梁工程在台背填土施工中,由于压实设备选择不当,压实工艺不合理,导致台背压实度不足,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沉降现象。

2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关键施工技术

2.1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在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至关重要,是提升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与渗透特性的关键手段,对防止沉降意义重大。常见技术包括换填土法、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法、强夯法、水泥粉喷桩地基法。换填土法适用于软弱地基厚度小的情况,将软弱土层挖除后换填砂砾、碎石等优质材料。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法适用于各类地基,需严格控制填筑厚度与压实质量。强夯法利用重锤冲击能夯实浅层地基,形成硬壳层。水泥粉喷桩地基法则通过深层搅拌使软土与水泥固化,形成整体性、水稳定性良好的加固土,适用于淤泥等地基。
2.2搭板设置技术
搭板设置在道路桥梁工程里是达成桥头平稳过渡的关键技术。设置时,要着重考虑搭板与桥台的连接,保障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稳定性。一般会在搭板一端与桥台连接处设置拉杆和锚栓,以此防止搭板纵向滑落,规避桥头凹陷问题。为提升搭板与路基的连接质量,会对搭板两端上缘做倒角处理,降低转动对路面结构的破坏风险。另外,设置搭板还需综合考量施工现场的地质、气候、交通量等实际情况,确保搭板设置质量与效果。
2.3填料选择技术

填料的选择对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在选择填料时,应根据工程施工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深入分析所采集的样品并对比相关数据,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路基路面填料,降低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的概率。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含水量少、渗水性能好的路基填料,如砂石类材料等。桥台部位路堤填料可尝试选用可压缩性较强的填料,起到保障路桥衔接段刚性平缓过渡的目的。在填筑施工过程中,要实时检测路面回填的高密度与压实强度,及时更换不符合施工标准及要求的回填材料,保障填筑施工质量。

2.4排水设计技术

排水设计是确保路基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沉降段的路基处理中,需要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包括边沟、排水沟、盲沟等,以将路基范围内的积水迅速排出,防止水分对路基的侵蚀和软化。同时,还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降水或排水。例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采用设置渗井、排水板等方式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合理的排水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防止因水分积聚导致的路基沉降问题。

3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等情况,为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同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质量控制标准等内容。此外,还需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3.2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是保证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应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如地基处理、填筑压实、搭板设置等工序,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此外,还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3施工后检测与维护

施工后的检测与维护是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施工完成后,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路基路面的强度、平整度、压实度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检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直至达到合格标准。同时,应加强对道路桥梁工程的维护管理,定期对路基路面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路基路面的病害,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对于保障工程质量、行车安全与舒适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剖析沉降成因,明确了地基、设计、施工等多因素对沉降的影响。基于此,详细阐述了地基处理、搭板设置等关键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在实际工程中,需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技术与方法,强化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确保施工质量。展望未来,随着科技进步与工程实践积累,该施工技术将不断完善,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慧.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23,49(07):107-109.

[2]武威.探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23,32(02):113-114+101.

[3]康忠明.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石材,2023(04):42-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