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溯源·求是·生慧”为核心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摘要
关键词
溯源;求是;生慧
正文
在教学实践中,过于注重应试结果使得教学过程偏向于对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对化学学科本质的“求是”精神培养不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旨在揭示物质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但在实际课堂上,学生较少有机会深入探究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原理,缺乏主动思考、质疑和探索的能力。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传统教学未能充分挖掘化学学科对于学生智慧生成的潜力。化学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法和哲学思想,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多种能力。但现有的教学策略难以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真正“生慧”,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这些现状,探索以“溯源·求是·生慧”为核心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
李俊玲于2024年发表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创新探索》(《中学课程辅导》,第15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倡导了化学教学的革新路径。该文强调,通过回归化学史,教师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本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李俊玲指出,融入历史视角的化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理论的由来与发展,形成全面的学科认知,从而增强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揭艳艳在2024年刊发的《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索》(《考试周刊》第2期)中,深挖了核心素养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她认为,结合实验探究与概念理解,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促进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揭艳艳强调,通过设计贴近生活、富有挑战性的实验项目,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化学知识,实现从“求是”到“生慧”的跨越。王秋福于2023年在《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十三)中,提出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流程的观点。他主张,运用多媒体、虚拟实验室等数字化工具,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王秋福认为,技术的融入使得教学更加个性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吴仁鹏在2023年的《核心素养视野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索》(2023年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一)中,探讨了如何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开展化学教学。吴仁鹏强调,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他提倡,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和跨学科研讨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的软技能。余逸虽专注于高中语文主题阅读,但其在2021年《高中语文主题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探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中)中的观点同样对化学教学有所启示。余逸认为,深度阅读与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维碰撞,这一理念在化学教学中同样适用。通过引入文学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可以丰富化学教学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创造性运用。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们围绕“溯源·求是·生慧”的教学理念,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从融合历史视角、强化核心素养、运用现代技术、深化问题导向,到跨界整合资源,这些建议为当前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思路与实践指导,共同推动着化学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国外研究现状
Lavi R及Bertel B.L在2024年的《教育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揭示了在STEM领域采用主动学习方法对提高高中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具有显著效果。他们指出,在化学课堂中,通过实验设计、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Villasmil G.L于同一年在《计算机与教育开放》期刊上的论文探讨了数字资源如何影响高中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显示,合理利用多媒体工具和在线平台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Jia X与Yang Z在2024年的《亚洲教育与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聚焦于新课程标准下中国高中数学预科教师的教学评价认知情况。他们发现,教师们普遍认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在实践中仍面临挑战,尤其是在评估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
希腊学者Koulougliotis D、Paschalidou K和Salta K在《可持续性》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了绿色化学教育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影响。研究指出,通过实验教学,特别是那些与环保项目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Zhang Q的《地区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文章则关注了道德教育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创新实践与班级管理。他强调,将道德教育融入化学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Lavi R和Bertel B.L的研究为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即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主动学习策略,如实验探究、项目式学习等,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深度理解。这提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Villasmil G.L的研究强调了数字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借鉴这一观点,我国高中化学教师可积极探索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如虚拟实验室软件、化学反应模拟程序等,以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直观性。
Jia X和Yang Z的研究启示我们,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尤其在评估学生能力方面,需要采取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式。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
Koulougliotis D等人的研究强调了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环境的责任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增加绿色化学的内容,开展环保主题的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绿色化学的魅力。
Zhang Q的研究表明,将德育融入化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这提示我们在化学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品格塑造,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国际上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化“溯源·求是·生慧”的教学理念。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科技与人文素养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化学人才。
“溯源”在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中,是指追寻化学知识的源头。化学知识源于生活现象、科学实验以及对物质本质的探索。
“求是”意味着在教学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高中化学教学要依据科学事实和原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化学实验中准确记录数据、客观分析结果,不弄虚作假。
“生慧”即通过溯源和求是等教学过程,促使学生生成智慧。这种智慧不仅是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包括化学思维的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变得聪慧敏锐。
一、研究假设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溯源·求是·生慧”这一理念的融入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假设将化学知识的溯源作为教学的起点,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深层兴趣。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构建起来的,每一个知识点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探索过程。同时,“求是”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假设可以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求是意味着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地对待化学现象和问题。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严谨的实验操作、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数据记录来探索化学原理。
二、拟创新点
其一,教学理念的创新。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本课题提出的“溯源·求是·生慧”理念是一种综合性的、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溯源方面,打破了以往只关注知识本身的局限,将化学知识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融入教学,这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是一种创新尝试。中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种溯源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文化内涵。
其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基于“溯源·求是·生慧”理念,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溯源教学中,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通过讲述化学史上的著名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求是教学中,强化实验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培养科学思维。而生慧教学则注重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中国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创新性。与传统单一的讲授法相比,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实践意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以“溯源·求是·生慧”为核心构建高效课堂,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例如,“溯源”环节促使学生探寻化学知识的源头,像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追溯到门捷列夫对元素性质的长期研究过程,这使学生不再是机械记忆元素周期表的规律,而是从根源上理解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求是”让学生在探究化学原理和解决化学问题时更加严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求是精神,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慧”则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理论价值
传统的化学教学理论更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溯源·求是·生慧”的教学策略为化学教学理论注入了新的元素。“溯源”体现了对化学知识发生学的重视,从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来构建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理论的拓展。“求是”强调科学探究的严谨性,这与科学认识论相关理论相契合,有助于在化学教学理论中进一步明确科学探究的规范和价值。“生慧”关注学生智慧的生成,这对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是一种超越。
一、研究目标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旨在达成多项目标。从知识传授层面看,是要让学生深度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各类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例如在物质结构的教学中,使学生准确把握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研究内容
(一)溯源:高中化学知识的本源探究与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知识有着深厚的本源,从元素的发现到化学理论的逐步形成,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溯源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在元素化学的教学中,探究元素的发现史、命名由来以及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性质。
一、研究思路
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溯源·求是·生慧”理念,深入剖析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要素。通过对教学现状的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溯源探究知识的根源,求是追求真理与本质,生慧培养学生智慧,构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优化。
二、技术路线
1.理论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教育理论,为教学策略提供理论支撑如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为本课题中引导学生溯源知识提供依据。
2.现状调查: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明确当前教学在溯源、求是、生慧方面的缺失之处。
3.策略构建:根据理论和调查结果构建以“溯源·求是·生慧”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等。
4.实践检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构建的教学策略在不同层次班级开展教学实验。
5.效果评估:通过测试、学生反馈等评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对比实验前后学生的成绩、能力提升等。
6.优化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调整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使其更符合高效课堂要求。
![]() |
本文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高中化学教学相关文献,梳理溯源、求是、生慧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已有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运用行动研究法,在实际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以“溯源·求是·生慧”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实践,不断探索、调整、优化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龙凤.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课程衔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3.
[2]龙云涛.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J].[2024-11-30].
[3]计从斌,林建芬,许逸群,周育妹,杜驰俊.基于POE策略的高中化学“酸雨”教学[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07):60-62.
[4]张瑞芳,吴晓红.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教学——以“水族箱废水利用”为主题[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07):67-71.
[5]洪晓岩,陆国志.核心素养诉求的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探索[J].山东化工,2020,49(13):141-142+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