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合资企业安全管理责任构建方法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省合资企业;安全责任;构建方法
正文
1省合资公司安全管理特征及政策要求
1.1安全管理特征
省思极、省综能等企业涉及多种业务领域,包括智能电网、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不同业务在技术要求、作业环境、风险因素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复杂性。随着新兴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储能技术和能源互联网技术等,合资企业需要不断跟进并应用这些新技术,同时也要面对由此带来的新安全风险和挑战,安全管理措施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以适应技术变革的需求。作为涉及国家电网公司及其他合作伙伴的合资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还需协调各方的安全理念、标准和资源投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关系,避免因利益分歧而导致安全管理上的漏洞。
1.2政策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对省合资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严格的政策要求,包括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等,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并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合资企业必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内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确保规定能够覆盖到企业的所有业务环节,从而保障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对于新兴业务领域,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合资企业能够及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安全管理,以防范技术风险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
2省合资公司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1安全责任落实情况
部分合资企业已建立初步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了各部门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如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的安全,工程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的安全等。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形式,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到基层岗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全责任的落实。在一些新业务新业态中,如分布式能源项目,采取了项目负责人制,由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全过程的安全负责,包括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安全管理,确保了新业务安全管理的连贯性。
2.2不足之处
尽管合资企业已建立安全责任体系,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职责分工上,存在部分职责交叉和空白区域,尤其是在综合能源服务项目中,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协同作业,不同专业之间的安全管理接口和协调机制不够明确,容易导致安全管理脱节。其次,对于新兴业务的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不够全面和深入,缺乏有效的风险管控手段,如在能源互联网业务中,由于涉及复杂的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系统的融合,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措施相对薄弱,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应急预案的制定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部分应急预案未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情况进行细化,应急演练形式化较为严重,员工在面对突发安全事件方面,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也有待提高。
2.3改进意见建议
2.3.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人员应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进行全面梳理,结合业务流程优化,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安全职责,消除职责不清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借鉴同行业优秀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3.2加强风险评估与管控
针对新兴业务和新技术应用,企业应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团队或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全面、深入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通过采用先进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技术,如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风险矩阵等,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管控重点。管控人员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在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方面,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如防火墙、加密技术等,同时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的网络操作行为,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
3合资公司安全管理职责规范制定
3.1明确总体安全管理职责
合资公司应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企业的安全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审议重大安全事项,协调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公司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按照 “一岗双责” 原则,负责分管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
3.2细化部门安全管理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应负责制定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监督其执行情况,组织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培训、安全考核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定生产作业安全计划和措施,确保生产活动符合安全要求,组织开展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和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工程部门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阶段,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能,通过建立项目安全管理档案,对项目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和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审查,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防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技术研发部门,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同步考虑安全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预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
3.3规范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基层员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熟练掌握本岗位所需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当发现安全隐患和事故及时报告,并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配合企业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班组长作为基层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本班组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组织班组员工进行安全学习和培训,传达贯彻企业的安全要求和措施。加强对班组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及时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确保班组生产作业安全。
3.4制定安全管理程序性文件
为确保安全管理职责的有效落实,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程序性文件,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与修订程序、安全检查程序、隐患排查治理程序、安全培训程序、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应急演练程序等。这些程序性文件应明确各项安全管理活动的流程、步骤、责任部门和人员、记录要求等内容,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4结语
省合资企业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安全管理责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的安全管理特征、现状和政策要求,明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职责规范和程序性文件,有助于提升省合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海军.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监理安全管理责任探讨[J].中华建设,2024,(09):28-30.
[2] 许如燕.浅谈“以责任为核心强化风险控制”的安全管理思路[J].民航管理,2023,(04):45-48.
[3] 陈思贤.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监理安全管理责任[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2,(08):100-102.
[4] 叶润生.浅谈建筑工程中的监理安全管理责任[J].江苏建材,2022,(03):125-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