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配置对消防安全的影响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星萌

唐山市路南区消防救援大队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建筑的防火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中的火灾大部分都是由电气引起,且其危害性极大。因此,在建筑中,要加强消防灭火器配置工作,以此来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对消防灭火器分类及原理、气体灭火系统原理、火灾类型及灭火器配置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消防灭火器的种类有很多,其种类不同,其灭火原理也不同。对于气体灭火系统而言,其灭火原理主要有四种: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和稀释法。此外,对于灭火器配置也有相关规定要求。


关键词

消防灭火器;气体灭火系统;火灾类型;消防安全;灭火器配置;

正文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建筑的防火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普通居民住宅而言,火灾发生概率极低,一般是由电路故障或电器火灾引起。而在工业建筑中,发生火灾的概率较大,尤其是电气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其危害性极高。一旦发生电气火灾,就会导致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降低火灾发生概率,需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一、消防灭火器分类及原理

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灭火器是重要的消防设备之一,其具有一定的灭火作用。消防灭火器一般由筒体、喷嘴、压力表以及保险装置等组成,其结构较为复杂,且种类较多。由于灭火器种类不同,其灭火原理也不同。对于一般干粉灭火器而言,其灭火原理主要有以下四种: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和稀释法。灭火时,压力会增加,且空气进入气体中后会带走热量,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从而达到灭火效果。而对于干粉灭火器而言,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吸收火焰中的热量来达到灭火效果。

二、气体灭火系统原理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的构成及灭火原理,可将其分为全湮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组合应用系统等。而气体灭火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灭火系统,其主要由灭火介质和灭火剂两部分组成,并通过组合应用来实现对火灾的有效控制。其中,主要包括灭火药剂、灭火剂储存装置和混合气体,以气体的形式存储于灭火剂储存装置中。当火灾发生后,如果初期火灾没有被控制,就会导致火势进一步蔓延,此时需要通过灭火药剂和灭火剂储存装置来进行灭火。

三、火灾类型及灭火器配置

对于气体灭火系统而言,其灭火方式有四种: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和稀释法,其中,稀释法又分为冷却稀释法和化学抑制法。对于金属火灾而言,其灭火方式主要是冷却和窒息。对于气体灭火系统而言,其火灾类型主要有四种:固体类火灾、金属类火灾。对于灭火器配置而言,其配置应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此外,对于气体灭火系统而言,其适用范围较广,且维护成本较低。但由于气体灭火系统需要定期维护保养,所以其维护成本较高。

四、消防安全与灭火器配置

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灭火器作为消防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在灭火器配置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灭火器配置中,要根据建筑消防等级及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以保障建筑内的消防安全。(2)在灭火器配置中,要注意灭火器的有效期,如过期则应及时更换,且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测,保证灭火器符合相关规定要求。(3)在灭火器配置中,要注意灭火器材与建筑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保证灭火器材可以正常使用。(4)在灭火器配置中,要注意每个类型的灭火器是否都已配备到位。

五、案例分析

5.1 某火灾案例分析

某建筑发生火灾,灭火器配置情况如图3所示,采用的是A类灭火器,按国家标准 GB 2892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进行设置。计算结果显示,该建筑设置的A类灭火器配置不满足要求。原因分析:(1)按照国家标准 GB 2892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该建筑应按不少于21公斤干粉灭火器设置。(2)根据该建筑消防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该建筑每层的疏散楼梯应至少布置1组用于疏散的楼梯,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1.1m。(3)火灾现场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不符合要求。建议:根据火灾现场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该建筑应按不少于21公斤干粉灭火器配置。

5.2 灭火器配置不当导致的后果

1)由于A类场所的火灾危险性较大,如果不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当发生火灾时,火势会迅速向周围蔓延,而A类场所中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2B类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相对较小,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火势蔓延,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烟雾等物质。在人员疏散时,如果不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极易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等现象发生。(3C类场所是指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场所。由于易燃易爆物品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如果发生火灾时不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极易造成火势蔓延,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烟雾等物质。

六、灭火器配置优化策略

6.1 现有灭火器配置存在的问题

人员密集场所中,灭火器配置的数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不能在火灾发生后及时处理火情,因此应对灭火器的配置进行优化。建筑物中的消防设施、设备较多,导致建筑面积较大,在设置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规划,避免配置不足或过剩的情况。建筑中的消防设施、设备比较复杂,在配置时应根据其功能进行配置。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过快,部分地区尚未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灭火器配置不到位。

6.2 灭火器配置优化的建议

1)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当根据建筑规模、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将建筑划分为多个防火分区,并明确每个防火分区内的消防设施分布情况。按照建筑的不同级别,对各个防火分区的灭火器配置数量进行调整,以满足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2)在各个防火分区内,按照灭火器材配置标准,设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并且明确灭火器配置情况,将灭火器配置数量与灭火器材数量相匹配。(3)在灭火器配置过程中,应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查与调整。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灭火器进行更换,同时也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工作。确保每一个消防设施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符合规范要求。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对于建筑来说,其防火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建筑而言,其结构和功能都较为复杂,且所处环境较为特殊。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重点考虑内容。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消防设备的配置工作,确保消防设备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在进行灭火器配置时,要根据不同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保证其配置数量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参考文献

[1]朱高峰,黄诚蔚,汤荣跃,.消防灭火器用气瓶安全管理现状调研与分析[J].化工装备技术,2025,46(01):37-40.

[2]“古董”灭火器超龄“服役”借更换之机普及消防常识[J].新安全 东方消防,2012,(02):54.

[3]张媛.便携式灭火器——培训是安全有效使用的关键[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03):72-74.

[4]金杉,贺小军,李宝萍.灭火器使用须知[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8,(11):23-24.

[5]张磊,成昭.高校老旧实验室常见火灾类型分析与灭火器配置策略[J].科技视界,2021,(19):155-1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