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隐患与防控措施分析:住宅消防安全管理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星萌

唐山市路南区消防救援大队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

近年来,住宅火灾事故频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消防设施缺乏,住宅消防安全隐患大,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现状以及火灾发生的风险隐患,并从物业、居民、政府等方面分析了火灾风险隐患产生的原因,从加强火灾防控、完善消防设施设备、加强居民消防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住宅火灾防控;风险隐患;防控措施

正文


引言:住宅火灾事故频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如何做好住宅火灾防控工作,减少居民住宅火灾发生频次,避免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背景下,住宅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消防设施缺乏以及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等。

一、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背景下,居民住宅火灾事故频发,其中大多数火灾事故都是由于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所造成的,因此,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减少住宅火灾事故发生就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主要是由于居民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所造成的;第二,一些居民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对住宅火灾风险隐患认识不足;第三,部分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对于住宅火灾风险隐患不够重视;第四,部分居民对住宅火灾风险隐患认识不足,在发生住宅火灾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火和逃生。

二、住宅火灾风险隐患分析

住宅火灾风险隐患主要包括火灾源头和日常生活两方面,其中在火灾源头方面主要包括:建筑消防设施不达标;楼道内堆放可燃杂物;违规私拉电线,用电不规范等。在日常生活方面主要包括:电器线路、燃气管道等老化,缺乏维修维护;消防设施缺失;防火分隔不到位;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基本的自救逃生常识。此外,在住宅火灾防控工作中,除了要重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之外,还需要对住宅火灾风险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和排查,以此才能保证居民住宅火灾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住宅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分析

3.1 住宅消防安全隐患梳理

1)建筑防火间距不足。在建设规划中,对于高层建筑,未对住宅建筑防火间距进行严格控制;在建筑布局方面,未考虑防火间距的影响;在消防设计方面,未设置消防车通道和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2)建筑消防设施设置不合理。一些高层住宅小区存在消防设施被人为破坏、损坏的现象;一些高层住宅小区存在消防设施数量不足、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还有一些高层住宅小区内缺少应急照明设施、消防供水系统等。(3)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占用。部分高层住宅小区内存在公共通道被占用的情况,疏散楼梯间被堵塞,有些物业公司和住户对此不加管理。

3.2 风险隐患分析及评估

由于住宅火灾危险性具有特殊性,且在具体实践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住宅消防安全风险隐患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进行综合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住宅建筑的结构、布局、面积、功能等因素,并结合当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住宅消防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结合各类相关数据指标对风险隐患进行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对风险隐患进行定性和定量处理,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全面覆盖住宅建筑中的各类消防安全问题,避免出现漏管、不管等问题。

3.3 防控措施建议

一是大力宣传,强化警示。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制作消防安全宣传短片、发放消防知识手册、举办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播放火灾案例警示片等方式,使群众掌握火灾发生时的自救逃生常识。二是夯实基础,加强管理。要进一步强化基层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推动落实相关单位的消防管理责任和义务,使住宅小区、居民小区、街道社区形成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的常态化机制,同时加强对居民自建房和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的指导监督力度,切实加强对老旧住宅小区等特殊区域的管理。

四、住宅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4.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为了提高住宅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建立消防安全组织结构,在住宅内设置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日常消防工作。其次,需要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及时处理问题。再次,要建立完善的日常巡检制度和反馈制度,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住宅消防设施进行检测。最后,需要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和值班制度,确保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及时启动预案进行疏散工作。同时还需要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和整改制度,对住宅中存在的隐患进行登记和记录。

4.2 消防设施设备完善

消防设施设备应配置齐全,并有明确标识,且正常运行。住宅建筑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标志等应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住宅建筑内的消防车通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应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应与其他功能区域进行防火分隔,且宜独立设置。住宅建筑的外窗不应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且外窗不应设置金属栅栏。

4.3 住宅消防安全培训

在住宅消防安全管理中,应定期组织开展住宅消防安全培训,提高业主和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物业管理单位要定期对全体业主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涵盖火灾发生时如何扑救初期火灾、如何使用灭火器、逃生自救方法等知识,使业主和居民了解到发生火灾时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盲目听从物业管理人员的安排。此外,物业管理单位应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从而使住宅消防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对于已投入使用但未配置消防器材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住宅内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居民住宅火灾防控工作现状可知,居民住宅火灾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和不重视住宅火灾风险隐患问题,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居民住宅火灾防控工作。具体来说,第一,需要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第二,需要加强建筑消防设施设备建设和维护保养工作;第三,需要加强居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第四,需要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居民的自救逃生能力。

参考文献

[1]左诗漫.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对住宅火灾防控的影响研究[J].中国品牌与防伪,2025,(02):238-240.

[2]杨旅.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社区创建强化火灾“末端”防控[J].湖南安全与防灾,2021,(12):57-59.

[3]刘何佳.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及强化消防管理措施[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5):116-117.

[4]姜修德.小区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视界,2021,(23):157-158.

[5]杨剑章.居民楼火灾原因分析及预防工作研究[J].今日消防,2021,6(07):85-86.

[6]冯骏,曲艺婷,闫子昂.老旧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J].价值工程,2023,42(36):33-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