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经营管理的影响与挑战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淼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供电分公司

摘要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面临着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企业转型的压力和机遇。本研究围绕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探讨其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的影响及带来的挑战。通过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一定数量的电力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数字化转型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技术应用、人才素质等挑战。这需要电力企业在推进转型的同时,加强安全防范,更新技术设施,提升员工素质等方面做出应对。本研究的成果对于正在或即将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电力企业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经营管理;运营效率;数据安全;

正文


引言

瞬息万变的技术环境正在重新塑造全世界的电力行业。特别是,数字化转型已经在电力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流程不断提升,为电力企业的传统运营模式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机会。然而,这种转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企业需要面临诸如数据安全、技术应用和人才素质等方面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探讨了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挑战,旨在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以帮助正在或准备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电力企业顺利推进这一变革过程。

 

1、数字化转型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1 数字化转型提升电力企业运营效率的理论与实践

数字化转型作为现代化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电力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1]。从理论角度来看,数字化技术的引入能够有效优化电力企业的运营环节,通过智能化系统和信息化平台的整合,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精准化和可视化,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错误风险和资源浪费。例如,基于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的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供应与需求状态,从而快速做出调整,减少传输损耗并提高调度效率。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实现预测性维护机制,企业可以提前识别设备潜在故障,有效降低停机维修时间和运行成本。

在实践层面,数字化转型促使电力企业重新设计其业务构架与管理模式。信息化手段使企业实现了更高效的数据共享与协调管理,不同部门的协同效率显著提升。例如,基于云计算的客户服务平台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提供24小时支持服务,使客户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ERP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的资源调配更加精准和高效,减少了资源配置的冗余现象。通过这些技术实践,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得以降低,运营效率显著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其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2]。数字化转型为电力企业从传统模式向高效运营模式的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1.2 数字化转型优化电力企业资源配置的途径和影响

数字化转型在优化电力企业资源配置方面表现出显著作用。数字化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能够精准识别企业运行中的资源使用瓶颈,实现资源的动态监控与智能调度。通过数字化平台,企业可以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能源消耗情况和市场需求变化,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运营中的闲置和浪费。数字化转型促使电力企业在发、供、用电等环节实现精准协同,使得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还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定制化交付能源方案,从而提升资源分配的灵活性与适配性。数字化转型推动了资源要素的共享化,通过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电力企业能够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模式[3]。这一系列变化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还进一步提高了电力行业的整体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

2、数字化转型对电力企业带来的挑战

2.1 数据安全在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挑战

电力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挑战。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持续渗透,电力企业在运营管理中积累了大量业务数据、客户信息以及核心技术资料,这些数据资源的集中存储与高效共享在提升企业运行效率的也加大了数据泄露、篡改乃至破坏的风险。电力企业的数字化服务依托于高度互联的信息系统,这使得其易受到网络攻击,特别是在关键基础设施中,一旦发生数据安全事件,将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企业声誉。

数据安全的挑战不仅仅来源于网络攻击,还包括数据管理的规控难题。电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处理多源异构的数据,这要求构建完善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际操作中因数据分类不清、存储混乱以及权限控制不足等问题,极易出现信息泄漏隐患。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物联网设备、智能电表等终端设施,因其固有的技术漏洞也成为黑客攻击的重要目标。

面对数据安全挑战,需要电力企业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针对性地提高系统防护能力[4]。在技术层面,应运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分布式存储以及异常监控系统以降低数据安全风险。在管理层面需优化数据管控机制,提升数据安全意识,以保障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开展[5]

2.2 技术应用和人才素质在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挑战

电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技术应用和人才素质的挑战成为关键障碍。技术应用方面,新兴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涌现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许多电力企业的传统技术体系尚未完全与现代数字化技术兼容,导致新旧技术融合困难。数字化技术的更新速度较快,而企业的技术设施更新滞后现象较为普遍,制约了技术在实际生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在人才素质方面,电力企业传统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通常集中于机械、电力等领域,而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相对不足。这种人才结构的不匹配,使企业在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技术专业人才紧缺的困境。现有员工接受数字化知识培训的意愿和能力也较为有限,对转型推进形成阻力。技术升级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平衡成为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3、电力企业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3.1 电力企业加强安全防范和更新技术设施的策略

在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加强安全防范和更新技术设施是应对挑战的关键策略。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力企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这不仅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系统瘫痪,还可能诱发更大范围的能源供应风险。电力企业需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一方面,应严格实施分级安全防护措施,对重要系统和数据进行强化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识别潜在威胁,提高整体防御能力。

技术设施的更新同样至关重要。陈旧的设备和系统难以支撑先进技术的协同应用,阻碍数字化转型成效的发挥。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对信息化软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升级网络通信设备、智能终端及云计算基础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应构建智能化运营平台,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分配等环节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从而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在安全防范与技术设施更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及技术路线图。这不仅有助于保障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也为企业持续创新和保持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上述措施的落地对电力企业稳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3.2 提升员工素质,应对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提升员工素质是电力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挑战的关键环节。数字化转型需要员工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而传统的职工技能结构往往难以满足新技术需求。电力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开展针对数字化技能的培训,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企业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经验和技术实践,通过定制化课程强化员工对新兴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企业需要营造鼓励创新和学习的文化环境,使员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心态和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完善的绩效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学习成果与岗位职责、业绩评价相结合,以激发员工主动适应转型需求。进一步,针对核心岗位和关键技术领域,可建立专家团队或专项培养计划,以打造高素质的核心人才梯队,为企业实现长期、高效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雷明明.数字化转型技术在电力企业应用[J].电力系统装备,2021,(24):134-135.

[2]陈超,江雄,石健,姚昱豪.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索[J].通讯世界,2023,30(06):133-135.

[3]许胜之,张正凯,尚敬福.跨国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34):84-85.

[4]王琮.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J].华北电业,2022,(11):58-59.

[5]黄珍焦康烜.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0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