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陶溢

310107198903030956

摘要

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在当今工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该技术的发展与实践成为降低工业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途径。通过优化电气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和节能设备等手段,能够有效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同时,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推动了工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发展实践

正文


引言:在全球能源紧张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工业领域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节能问题备受关注。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应运而生,它融合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节能理念,旨在提高工业生产的能源效率。研究该技术的发展与实践,对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1.1技术发展历程

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电气设备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但当时对节能的关注较少。随着能源危机的逐渐凸显,节能理念开始融入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从简单的电路改造到对整个电气系统节能性的考量,每一步都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在初期阶段,主要是对传统电气设备进行局部优化,如改进电机的效率等。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手段不断丰富,节能技术也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如今,已经可以利用复杂的算法和智能控制系统对工业电气系统进行全面的节能管理,实现能源的精细化分配与高效利用。

1.2当前技术水平与特点

当前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技术特点方面,首先是智能化程度高。借助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例如,智能电表可以精确计量电能消耗,为能源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其次是集成化。通过将多个节能技术和功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实现了整体的协同节能。再者,节能技术的适应性强,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业环境和生产需求进行定制化配置。在大型工厂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生产线分别设置节能方案,提高整个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节能技术还注重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如将太阳能、风能等与工业电气系统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主要内容

2.1电气系统优化设计

电气系统优化设计是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进行电气系统设计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是布局的合理性,要根据工业厂房的结构和生产流程,科学规划电气设备的位置,减少线路长度,降低线路电阻带来的电能损耗。例如,将动力设备集中放置在靠近电源的区域,这样可以缩短大功率设备的供电线路。其次,对变压器的选择和配置要精心。根据实际的负荷需求,选择合适容量的变压器,避免变压器长期处于低负荷或过载运行状态,因为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电能的浪费。再者,优化电路的保护系统,合理设置熔断器、断路器等保护装置的参数,既能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在保护装置的动作过程中。

2.2先进控制策略应用

先进控制策略在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智能控制技术是一个关键方面。例如模糊控制,它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就能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对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工业环境中,很多电气系统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模糊控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控制参数。比如在电机的控制中,模糊控制可以根据电机的负载变化,动态调整电机的转速,使电机始终在高效运行区间工作,避免电机在低效率下长时间运行而造成电能浪费。

另外,预测控制策略也具有很大优势。通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负荷需求,提前调整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在大型工业生产线上,预测控制可以根据生产计划和历史数据,预测下一阶段不同设备的功率需求,从而合理安排能源的分配。这样可以避免在高峰需求时过度供电,在低需求时供电过剩的情况,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2.3节能设备选用

节能设备的选用是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众多电气设备中,节能型电机是一个典型代表。节能型电机相比于传统电机,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有了很大改进。它采用了高性能的磁性材料,降低了电机的铁损;优化了电机的绕组结构,减少了铜损。例如,高效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稳定,不需要额外的励磁电流,大大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在工业生产中,如果大量采用这种节能型电机替代传统电机,将节省大量的电能。

另外,节能型照明设备也至关重要。LED照明设备以其高光效、低能耗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场所。与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相比,LED灯的发光效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在工业厂房的照明系统中,采用LED照明设备,不仅可以降低照明的能耗,还可以减少更换灯具的频率,从而间接节省了能源和成本。同时,还有节能型的变频器等设备,它可以根据电机的实际运行需求,自动调整电机的供电频率和电压,使电机在不同负载下都能保持高效运行,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3.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实践与推广

3.1实践效果评估

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在实践中的效果评估是多维度且至关重要的。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看,在许多工业场景中,该技术应用后能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例如,在大型制造工厂,通过对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节能改造,如采用智能电机控制系统,电机的能耗能够降低15%-20%左右。这不仅直接减少了能源成本,还对整个工厂的节能减排指标产生积极影响。

从生产效率方面评估,节能技术的融入并未阻碍生产,反而起到了促进作用。自动化节能系统可以根据生产任务的需求,精准地调配电力资源,确保设备在最佳运行状态下工作。这减少了设备因能源供应不稳定或过载而产生的故障时间,使生产的连续性得到增强,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约10%-15%。在环境效益上,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实践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以电力消耗大户钢铁行业为例,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每吨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降低,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压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3.2推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成本问题是一个关键因素。节能技术的研发、设备的购置以及系统的安装调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开支。例如,一套先进的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系统可能需要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这使得一些企业望而却步。其次,技术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了推广。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领域,需要既懂电气知识又熟悉自动化技术和节能原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这类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企业内部员工的技术水平也难以满足节能技术推广的需求。再者,部分企业对节能技术的认知不足。一些企业管理层只关注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意识到节能技术带来的长期效益,如能源成本的持续降低、企业形象的提升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在成本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例如,对购置节能设备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或者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对于人才短缺问题,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企业自身也可以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在提高企业认知方面,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可以组织相关的宣传活动,向企业详细介绍节能技术的优势和潜在效益,同时展示成功应用节能技术的企业案例,增强其他企业应用节能技术的信心。

结语: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实践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加强实践应用和推广,能够有效降低工业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管在实践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该技术将在工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工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宇航.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01):77-79.

[2]鲍晓辉.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电子测试,2021,(17):138-139.

[3]孙铭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20,51(24):187+193-19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