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策略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琳

河北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工程分公司

摘要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渗透,建筑工程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契机。本文聚焦于大数据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工作,深入剖析传统模式存在的弊端,详细阐述大数据技术为该工作带来的机遇,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准确性与效率,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关键词

大数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

正文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作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及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传统的造价预结算审核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存在效率低、准确性差以及对市场价格波动反应滞后等问题。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应用,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工程造价的各项要素,提高审核工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的重要性

1.1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准确的预结算审核能够避免高估冒算和漏算等情况,确保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对工程项目各项费用的细致审核,如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材料价格等,能够有效防止工程造价虚增,为建设单位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合理的造价控制也有助于施工单位合理安排资源,避免因资金短缺或浪费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1.2 保障各方利益

在建筑工程中,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多个利益主体。准确的造价预结算审核结果是各方进行工程价款结算的重要依据,能够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对于建设单位而言,避免了支付过高的工程价款;对于施工单位来说,确保了其应得的工程款得以足额支付,有助于维护建筑市场的公平公正,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3 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涉及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审查,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合同执行等。通过审核,可以发现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如设计变更不合理、施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等,从而促使相关单位改进管理措施,优化工程流程,提高整体工程管理水平。

2 大数据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的影响

2.1 丰富的数据来源与准确的信息获取

大数据技术能够整合来自不同渠道的海量数据,包括建筑市场价格信息平台、政府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数据、企业历史项目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材料价格、人工成本、设备租赁费用等信息,为造价预结算审核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2 提高审核效率与准确性

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可以实现对工程量、造价指标等的快速计算和对比分析。通过建立工程造价模型,能够自动识别数据中的异常值和不合理之处,大大提高审核效率。而且大数据分析能够避免人工审核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实现全过程动态审核

大数据技术使得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审核成为可能。从项目立项、设计阶段开始,就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工程造价,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造价变化情况。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材料使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造价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和动态控制。

2.4 加强风险评估与预警

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通过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市场信息,预测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提前发出预警信号,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对原材料价格走势的分析,提前预判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帮助企业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降低风险损失。

3 大数据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策略

3.1 建立大数据平台

建筑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工程造价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类数据资源。该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功能,能够实时收集建筑市场价格信息、工程设计变更数据、施工进度数据等。同时,通过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的数据对接,获取权威的政策法规、定额标准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利用云计算技术,提高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为造价预结算审核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3.2 完善审核流程与标准

基于大数据技术,对传统的造价预结算审核流程进行优化。引入自动化审核环节,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等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出可能存在问题的部分,再由审核人员进行重点复核。制定统一的审核标准和规范,明确审核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确保审核工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3.3 培养专业人才

大数据背景下的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需要既懂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又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筑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组织内部培训、与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定制培养等方式,提高审核人员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鼓励审核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要求。

3.4 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安全至关重要。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例如,对大数据平台进行加密处理,设置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数据;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

3.5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

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工作涉及建筑工程的多个环节和部门,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与工程设计部门共享数据,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工程造价因素,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成本。与施工部门密切配合,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及时处理设计变更和工程索赔等问题,确保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4 结语

大数据技术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变革。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大数据平台,完善审核流程与标准,培养专业人才,强化数据安全管理以及加强部门协同合作等策略,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审核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审核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和动态控制。

参考文献:

[1]陈辉阳.大数据应用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路径[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07):153-1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