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速控制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许梦迪,朱淇,范志军,牛芗洁

(北京农学院,北京 100096)

摘要

流速控制系统已经在农业与现代工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其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本文中系统回顾了流速控制系统的理论框架、分类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通过研究发现,流量控制技术特别是基于PID和模糊控制的策略,在棉田滴灌灌溉、变量施肥、农业喷洒、炼钢等不同场景中都发挥了非常关键作用。但在发展的同时,现在所具有技术面临着设备成本、控制精度及理论模型适用性等局限性和不足。未来研究应该将集中于智能控制技术、微流量控制和特定领域应用的拓展,从而去推动流量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流速控制系统;流量控制;PID控制;模糊控制

正文


1 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在现代农业以及现代工业中,流速控制系统逐渐成为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液压设备和精密注油机到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喷洒系统、变量精准施肥,都依赖于高效的流速控制技术从而达到更加精准可用的效果

王金河等指出有效应用氧气流控技术可使炼钢工艺的安全性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1]。此外通过对脱模剂喷涂量的精确控制流量传感器的使用也证明了铝合金压铸工艺对产品品质提升的重要性从而改善了铝合金压铸的整体品质[2]。但是在农业领域流速控制系统的应用也是随着农机化的不断推进而不容忽视的。植保无人机的实时变量喷洒控制精确控制药液流量在保证喷洒均匀、提高作物保护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3]李贺等针对传统棉田节水灌溉系统灌溉精度低、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uzzy-PI控制的棉田节水灌溉控制系统[4],使得灌溉精度大幅提升,能有效满足棉田节水灌溉需求,确保棉花生长水分适宜流速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精确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提高。例如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流量控制方法表明流量控制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在各种应用场景都有了显著的提高[5]王辉等提出基于肥料流量反馈的分段式PID控制方法[6],设计高精度肥料流量控制系统,变量施肥的精准度日益提高,标志着流量控制领域通过这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逐步迈向更高层次。

2 理论框架与基本概念

流量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与农业中实现流体动力和液体输送的关键技术,它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各种控制方法调节流体的流量,以满足不同工艺过程的需求。一般来说,流量控制技术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其中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等。PID控制是最常用的反馈控制策略之一。PID控制器由三个部分组成: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比例控制通过调整与偏差成正比的控制信号来快速响应变化,积分控制则用于消除稳态误差,微分控制用于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从而提高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研究表明PID控制在注油机电液比例流量控制系统中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效果特别是在结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时动态特性和控制精度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7]。模糊控制是一种适用于处理复杂、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逻辑的控制策略。在流量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可以处理系统的不确定性通过模糊规则和推理机制来实现对流量的更精确控制。如部分研究人员在点胶单螺杆泵流量控制中采用了模糊PID控制器使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代工业和农业流速控制的理论基础是由流量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构成的,通过对流量控制、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等关键概念的理解,能够为后续流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3 流速控制系统的分类与研究发现

3.1 基于泵阀协同的流量控制系统

泵阀协同压力流量复合液压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精确控制泵和阀之间的配合,实现高效流量控制的系统。根据任冠旭和杨敬(2024)的研究,该系统在流量控制模式和压力控制模式之间切换时,能够有效应对因过流匹配而产生的压力冲击和能量损失问题。他们提出了一种双泵源流量控制系统,结合伺服电机和电液比例变量泵,通过模型仿真验证了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显示出该系统在模式切换时压力冲击减少30.7%,流量波动减小58.3%[8]。这一研究表明泵阀协同控制系统在提高流量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2 电液比例流量控制系统

电液比例流量控制系统利用电液控制技术实现对液压系统流量的精确调节。汪红星等通过对注油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展示了电液比例流量控制系统的应用。他们使用AMESim以及MATLAB/Simulink建立了一套液压系统模型,并通过联合仿真分析了在PID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下的系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显著提升了动态特性与控制精度,相较于传统的PID控制具有更优的控制效果。同济大学的研究者们针对车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减压阀与流量控制阀的氢气流量负载匹配控制系统,展现了电液比例流量控制技术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潜力。以上研究表明电液比例流量控制系统在工业应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

3.3 微流量控制系统

微流量控制系统是针对液体微小流量控制需求而设计的高精度控制装置。吴昆等研发了一种精密液体微流量控制装置,专门用于解决医学计量中液体微小流量难以控制的问题。他们通过物理原理和硬件控制方法实现了流量的准确控制,从而确保流量示值误差和累积体积误差控制在±0.2%以内。这一装置为液体微流量设备的校准、检定及性能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标准[10]。微流量控制技术在医学、化学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且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3.4 分段式PID流量控制系统

王辉等设计的系统含车载终端、霍尔测速、施肥电机与多组流量检测模块。为解决常规排肥器排肥不均,采用分段式PID控制及流量反馈。经检测模块获实时流量反馈至控制器,结合目标流量驱动机电。系统精准建模,优化电容式传感器与控制器参数。经台架与田间试验验证,不同工况下均优于恒定转速系统,有力保障精准施肥。

3.5 滴灌棉田节水灌溉控制系统

李贺等构建的系统由信息采集、田间执行、Lora基站、太阳能供电及物联网平台组成。针对传统灌溉短板,采用Fuzzy-PID控制,依土壤湿度偏差及变化率调控。精设模糊论域、隶属度函数与规则,实现PID参数智能整定。经Simulink仿真与田间试验,稳态时间缩约7.3s、超调量降5.65%,精准维持土壤湿度,提升灌溉精度与稳定性,为棉田节水灌溉赋能。

3.6 氧气流量控制技术

在炼钢过程中,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氧气流量的控制技术王金河等指出氧气流量的有效控制能够直接影响炼钢工艺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控制氧气的流量不断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炉内温度,有效地促进金属的冶炼。而且氧气流量的精确控制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有效的去降低生产成本。文献中提到,控制系统的计算模型经过实地验证以后表明在不同工况下,控制技术能够维持稳定的氧气流量从而确保炼钢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4 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

从控制方法来看,许多研究采用了PID控制及其变种,如模糊PID控制Fuzzy-PID控制。在汪红星等研究的注油机电液比例流量控制系统中,采用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以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控制精度,相较于传统PID控制,模糊控制表现出更优的性能。同样,卢梦晨等(2024)针对点胶单螺杆泵的流量控制也采用了模糊PID控制,结果显示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这种一致性表明模糊控制方法在流量控制系统中逐渐得到认可并取得良好效果。

在控制精度方面,不同文献的研究结果显示了流量控制系统在不同应用条件下的性能差异。例如,任冠旭和杨敬提出的双泵源流量控制系统在切换控制模式时展现出较低的压力冲击和流量波动,其结果显示新系统的流量波动减少了58.3%。而在吴坤等的微流量控制装置中,通过质量法实现了流量示值误差控制在±0.2%以内,显示出极高的控制精度。李贺等在滴灌棉田系统中,对非线性、时延大的棉田灌溉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这种差异可能与具体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算法以及工况条件密切相关。从应用领域来看,包括炼钢、液压设备、农业喷洒、棉田滴灌、变量施肥说明流速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这些研究反映出流量控制技术在不同领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但也暴露出各领域对技术需求的不同从而导致了研究方法和重点的差异。

4.2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当前的流量控制理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验证。许多模型是在理想状态下建立的,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非线性、时变性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模型预测的偏差。而且虽然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在实际应用中,设备的成本、复杂性和维护等问题依然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此外,许多流量控制系统在高负载和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需加强。在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会使得不同研究和应用之间的成果难以对接和比较。这不仅影响了研究的可重复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现有流量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多种技术限制,而其中主要体现在设备成本、控制精度和适用范围等方面。流量控制系统的设备成本通常较高,尤其是在工业等方面的应用中,这可能会限制其广泛推广,此外流量控制的精度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局限性。当前一些流量控制技术在面对复杂的流体特性和环境变化时仍然表现出一定的不足。比如针对高压气体的流量控制,虽然模糊控制策略被提出以改进其自动控制能力,但在非线性、时变环境下控制精度仍有待提高。紧接着,流量控制技术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在某些应用中可能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这可能影响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流量控制系统的适用范围也存在局限性。一些技术在特定应用场合表现良好,但在其他环境或不同流体条件下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效果。

5 未来研究方向与解决措施

在流量控制系统的研究中,尽管已有诸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首先,当前的流量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设备成本、控制精度等技术限制。例如,尽管一些文献中提出了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单螺杆泵流量控制方法,但在复杂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时间仍需进一步优化。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提高流量控制系统的经济性和适用性上,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去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系统性能。本文通过文献中对流量控制系统的理论模型适用性问题的探讨发现,现有模型在不同应用场合的有效性尚需验证。通过改进算法和模型结构来适应更广泛的流量控制需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模型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展到流量传感器的应用结合物联网技术等构建实时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和调整流量变化这个方向既可以提高流量控制的精准度又可以提升系统整体的智能化水平。本文认为农业、医疗等行业流量控制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例如针对植保无人机的实时变量喷洒系统为了提高农药施用的精准度和使用效率未来可开发更高效的流控策略。为满足更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也亟需在医学计量中对微流量控制装置的设计和优化进行深入研究。

6 总结

本综述对流速控制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理论基础系统分类和具体应用。研究显示流速控制技术在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的现代工业和农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模型方面,现有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与仿真,验证了流量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分析不同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理论和实践中流量控制技术是一致的也是不同的。这些差异的产生或许与各自应用场景的复杂程度、技术背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注于技术创新以填补当前研究中的空白未来的研究的重点比如在微流量控制领域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结合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流量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将是推动该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王金河,王瑞华,孙岩,等.300T转炉氧气流量控制技术的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4,41(01):232-233.DOI:10.19339/j.issn.1674-2583.2024.01.105.

[2]袁野,赵稳,倪世文,等.流量传感器在高压铸造生产上的应用[C]//重庆铸造行业协会,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2024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2024:4.DOI:10.26914/c.cnkihy.2024.003207.

[3]温鑫伟,马玮,余科松,等.植保无人机实时变量喷洒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24,46(01):90-95.DOI:10.13427/j.cnki.njyi.2024.01.043.

[4]李贺,张立新,胡雪,等.滴灌棉田节水灌溉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农机化研究,2025,47(01):16-20.DOI:10.13427/j.issn.1003-188X.2025.01.003.

[5]卢梦晨,陈玉,杨迎娟,等.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点胶单螺杆泵流量控制方法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4,31(01):109-114+126.DOI:10.16002/j.cnki.10090312.2024.01.014.

[6]王辉,刘艺豪,周利明,等.施肥播种机肥料流量分段式PID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23,54(02):32-40+94.

[7]汪红星,朱华,潘政阳.基于AMESim与MATLAB/Simulink的注油机电液比例流量控制系统设计[J].液压气动与密封,2023,43(04):11-16.

[8]任冠旭,杨敬.基于泵泄漏模型的双泵源流量控制系统[J].机床与液压,2024,52(14):145-152.

[9]李晶,张力,邹姜昆,等.燃料电池氢气流量控制系统变负载匹配设计与仿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2(08):1297-1304.

[10]吴坤,李明豫,李奇舟,等.精密液体微流量控制装置及实验验证技术研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24,51(03):115-118.DOI:10.15988/j.cnki.1004-6941.2024.3.0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