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技术智能化发展趋势与挑战
摘要
关键词
采煤技术;智能化;发展趋势;挑战
正文
引言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的采煤技术面临着效率低下、安全性差、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采煤技术智能化成为了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采煤技术智能化发展趋势
1.1自动化开采设备的广泛应用
1.1.1采煤机智能化
智能化采煤机能够根据煤层的厚度、硬度等地质条件自动调整切割速度和高度。例如,通过安装在采煤机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煤层的厚度变化,当煤层变厚时,采煤机自动提高切割高度,确保最大限度地开采煤炭资源。采煤机的远程控制技术也日益成熟。操作人员可以在远离采煤工作面的控制中心,通过监控系统实时掌握采煤机的工作状态,并对其进行远程操作。这不仅提高了采煤的安全性,还能实现多个采煤机的协同作业。
1.1.2液压支架自动化
液压支架是采煤工作面的重要支护设备。智能化液压支架能够实现自动移架、自动跟机支护等功能。通过与采煤机的联动,当采煤机割煤后,液压支架能够自动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移架和支护,大大提高了采煤工作面的支护效率。
液压支架的压力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反馈支架的受力情况,根据压力数据调整支架的支撑力,保证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稳定。
1.2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的逐步完善
1.2.1地质条件监测
利用先进的地质探测技术,如三维地震勘探、井下物探等技术,对采煤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精确探测。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将煤层的走向、倾角、断层等地质信息直观地呈现出来。在采煤过程中,实时监测地质条件的变化。例如,通过安装在采煤工作面的微震传感器,监测顶板的活动情况,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如顶板垮落、煤壁片帮等,为采煤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1.2.2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控制
在设备的关键部位安装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隐患,实现故障的早期诊断。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例如,当刮板输送机的负载过大时,控制系统自动降低采煤机的切割速度,避免设备因过载而损坏。
1.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采煤中的深度融合
1.3.1大数据在采煤中的应用
收集采煤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包括地质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生产管理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如优化采煤工艺、提高设备利用率等。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采煤模型,预测采煤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例如,根据历史数据预测煤层的瓦斯涌出量,提前采取措施进行瓦斯治理,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
1.3.2人工智能在采煤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机器学习算法可用于采煤设备的故障诊断。通过对大量故障样本数据的学习,机器能够识别设备的故障类型和故障程度,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智能机器人在采煤中的应用也是人工智能的重要体现。例如,巡检机器人能够在井下巷道中自动巡检,检测巷道的变形、设备的运行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向控制中心报告。
2.采煤技术智能化面临的挑战
2.1技术研发成本高昂
开发智能化采煤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实验测试等。例如,研发一台新型智能化采煤机,需要在自动化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需要高薪聘请专业的技术人才,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等。智能化采煤系统的集成也需要高额的成本。将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设备集成到一个智能化的采煤系统中,需要解决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通信协议等问题,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2高端技术人才短缺
采煤技术智能化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熟悉采煤工艺、地质知识,还要掌握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然而,目前煤炭行业中这样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煤炭行业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尤其是井下作业环境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使得很多高端技术人才更倾向于选择工作环境较好的行业,如互联网、金融等,导致煤炭行业难以吸引到足够的高端技术人才。
2.3井下复杂环境对智能化设备的影响
井下存在高温、高湿、粉尘等恶劣的物理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对智能化设备的性能和寿命有很大影响。例如,高温可能导致电子设备的散热困难,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粉尘容易进入设备内部,造成设备的短路、磨损等故障。不同的采煤区域地质条件差异很大,如煤层的硬度、倾角、断层等情况复杂多变。智能化设备需要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但目前的智能化采煤技术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应对采煤技术智能化挑战的策略
3.1政府与企业合作降低研发成本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鼓励企业加大对采煤技术智能化的研发投入。例如,对研发智能化采煤设备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减免,或者对购买智能化采煤设备的煤矿企业给予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的成本负担。政府可以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煤炭行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采煤技术智能化的研究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整合各方资源,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煤炭企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开展采煤技术智能化的研发工作。通过共享研发资源、分担研发成本,降低单个企业的研发压力。
3.2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根据采煤技术智能化的需求,优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多学科交叉课程,如采煤自动化技术、煤矿人工智能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采煤环境中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采煤技术智能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如奖金、晋升机会等,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3改进智能化设备以适应井下环境
针对井下恶劣的物理环境,对智能化设备进行防护设计。例如,采用密封性能好的外壳,防止粉尘进入设备内部;设计高效的散热系统,解决高温环境下设备的散热问题。开发小型化、模块化的智能化设备,以适应井下有限的空间。小型化设备便于安装和运输,模块化设计便于设备的维护和升级。研发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化采煤设备。例如,开发能够根据煤层倾角自动调整姿态的采煤机,提高采煤机在不同倾角煤层中的开采能力。通过改进设备的控制算法,提高设备对复杂地质条件的应对能力。例如,在面对断层等复杂地质构造时,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采煤设备的开采策略,确保采煤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采煤技术智能化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为煤炭行业带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安全性和更优的资源回收率。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降低研发成本、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改进智能化设备以适应井下环境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推动采煤技术智能化的持续发展,使煤炭行业在新时代的能源格局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鹏.综采工作面智能化采煤技术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24,36(10):122-124.
[2]李振.智能化采煤对煤矿生产安全的作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4,(18):97-99.
[3]张书彬.关于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4,(17):136-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