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在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正元1 朱会宗2 郭二鑫3 李彬海4

342321197007236615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施工与城市园林绿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建筑施工不仅压缩了城市绿化空间,还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态平衡和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建筑施工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提出优化设计、施工管理和后期维护的策略,以实现建筑与园林绿化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建筑施工;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

正文


0 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建筑施工与城市园林绿化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复杂而重要。一方面,建筑施工为城市的扩张和现代化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改善环境质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对绿化空间的挤压、土壤破坏以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不仅削弱了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因此,如何在建筑施工中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设计、施工和维护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策略。

1 建筑施工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

1.1 土地占用与空间压缩  

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量土地被用于建筑基础、道路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直接导致可用于园林绿化的土地面积减少。同时,施工设备和材料的临时堆放进一步压缩了绿化空间,使得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通风条件变差。这种空间压缩不仅限制了绿化布局的合理性,还可能导致植物生长环境恶化,影响其健康和生态功能的发挥。

1.2 土壤质量下降  

施工活动会破坏土壤的自然结构,增加土壤的压实度,从而降低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这种变化会阻碍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影响其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此外,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如混凝土添加剂、燃油泄漏)以及建筑废弃物的随意堆放,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进一步恶化土壤质量,抑制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1.3 生态系统破坏  

建筑施工过程中,原有的植被常被大规模清除,导致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同时,施工活动还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迫使它们迁移或面临生存危机。此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粉尘污染不仅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干扰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进一步削弱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2 城市园林绿化在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优化规划设计  

在建筑项目规划阶段,优化规划设计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节。首先,应充分考虑园林绿化的生态需求,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确保绿化区域与建筑功能区的合理衔接。通过科学布局,将建筑与绿化有机结合,形成生态友好的城市空间结构。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土植物品种,这些植物具有更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能够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降低后期养护成本。同时,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构建多层次的绿化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此外,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设计雨水花园或下凹式绿地,增强绿地的雨水调蓄功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通过这些优化措施,规划设计阶段为建筑施工中的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加强施工管理  

植被保护与施工隔离,在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明确绿化区域的保护范围,并设置连续封闭围挡(高度≥2.5米),实行门卫制度,防止施工设备和人员进入绿化区域。同时,对施工区域与绿化区域进行严格分隔,确保施工活动不干扰绿化区域。

土壤保护与施工顺序优化,施工过程中应减少对土壤的扰动,避免因频繁的机械作业导致土壤压实度增加,从而降低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先保护现有植被和土壤结构,避免因施工破坏土壤的自然生态功能。

废弃物处理与环境保护,施工废弃物应分类处理,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危险废弃物三类进行投放和回收。危险废弃物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防止对土壤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施工现场应设置垃圾箱和临时厕所,定期清理,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2.3 提升后期维护水平  

建筑施工完成后,园林绿化的后期维护是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应加强对绿化区域的日常巡查,及时修复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补植受损或死亡的植物,恢复绿化区域的生态功能。其次,通过科学的养护措施,如合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例如,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制定精准的灌溉和施肥计划,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采用生态友好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保护生态环境。最后,建立长期的绿化监测机制,定期评估绿化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态问题。例如,通过设立绿化档案,记录植物生长状况和养护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后续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园林绿化的后期维护水平,保障其在建筑施工后的长期稳定发展。

3 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展望

3.1 生态效益  

在建筑施工中实现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合理规划和保护,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功能。例如,绿地可以调节局部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绿化区域为城市生物提供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基础。

3.2 社会效益  

良好的园林绿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绿化区域如公园、绿地和街边花园成为居民日常休闲、运动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此外,优美的城市环境还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3 经济效益  

可持续的园林绿化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因生态破坏带来的后期修复成本。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流入。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经济活力,还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房地产等,从而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4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与建筑施工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优化规划设计、加强施工管理以及提升后期维护水平,我们可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保护和提升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同时促进城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升。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强化生态理念,推动建筑与园林绿化的深度融合,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艳丽.浅谈观赏果树在建平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2024,(04):6869.

[2]李姣姣.城市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要点研究[J].居舍,2025,(07):129132.

[3]程富丽.城市园林养护技术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25,(02):949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