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改革策略分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崔晓捷

120223198807185528

摘要

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模式和计价方式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经济效益乃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当前,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已逐渐显露出诸多弊端,无法满足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工程需求。因此,深入分析和探讨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的改革策略,不仅对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计价方式;改革策略

正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地位愈发凸显。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工程项目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探索和实践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的改革策略,成为提升工程项目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现有问题的深入剖析和改革策略的积极探讨,我们有望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1.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经济效益及整体管理水平产生深远影响。在项目决策阶段,准确的工程造价估算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筹措方案及建设标准,从而有效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在设计阶段,通过限额设计等手段,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引导设计人员在保证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在招投标及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标底、控制工程变更及索赔等方式,确保工程费用在预算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进度款支付审核等环节,工程造价管理能够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体现在成本控制、经济效益提升及管理水平优化等多个方面,是推动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

2.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现状分析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正由政府定价逐步转向政府指导价、市场形成价格的多元化模式。然而,管理体制仍存在不健全、多头管理等问题,导致定额使用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常发生矛盾。同时,计价方式相对落后,以定额计价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难以适应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定额换算不合理、定额缺项等问题日益突出。此外,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实力薄弱,专业工程造价师缺乏,也制约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改革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改革策略

3.1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流程与制度

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流程与制度是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关键举措。应明确各阶段的管理职责与权限,确保工程造价管理流程的顺畅与高效。通过细化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及责任人,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与标准化。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包括成本控制制度、变更管理制度、结算审核制度等,以制度规范行为,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合规性与准确性。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工程造价数据的实时共享与动态监控,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透明度与可追溯性。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3.2引入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和技术

引入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和技术,对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具有显著作用。这类软件和技术通常集成了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能够实现对工程造价数据的快速处理与智能分析。通过采用这些工具,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预算编制、成本控制、风险评估等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这些软件和技术还能够根据市场变化、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自动调整工程造价预测,使工程造价管理更加贴近实际,减少误差。此外,它们还能够提供可视化的管理界面,使工程造价数据更加直观易懂,便于管理人员做出科学决策。因此,积极引入和应用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和技术,是推动工程造价管理现代化、智能化的重要途径。

3.3建立多元化的计价方式与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计价方式与动态调整机制,是适应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环境、确保工程造价合理性的有效策略。多元化的计价方式意味着根据项目特点、合同类型及市场状况,灵活采用清单计价、定额计价、成本加酬金等多种计价模式,以适应不同项目的实际需求。同时,结合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先进技术,实现工程量的精确计算,提高计价准确性。动态调整机制则强调根据市场波动、政策变化及工程进展,适时调整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与实际成本保持一致。这包括定期审查材料价格、人工费用等成本要素,以及根据工程变更、工期延误等情况,合理调整工程预算。通过建立这一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因市场变化导致的造价失控,保障项目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3.4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是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整体水平、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更加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应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涵盖最新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政策法规、软件应用等内容,确保管理人员知识体系的更新与拓展。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与诚信意识,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公正性与透明度。此外,鼓励管理人员参与实际工程项目,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持续的教育与培训,可以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队伍,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结束语

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加科学、高效。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推动工程造价管理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帆.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改革策略分析[J].中国招标,2025,(02):175-177.

[2]侯颖哲.浅析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改革[J].江西建材,2020,(01):128-129.

[3]梁健峰.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改革研究[J].居舍,2019,(32):146.

[4]杨晓辉.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工程计价方式改革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8,(19):108.

[5]熊永伟.浅谈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15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