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监管存在问题探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唐冰冰

北京亦柒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76

摘要

医疗器械是一种特殊商品,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我国对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采取注册管理的制度。医疗器械作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我国自2000年建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以来,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监管体系,但伴随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注册监管面临新的挑战。 研究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的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保障公众健康与安全、规范市场秩序与促进公平竞争、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创新与进步,还有助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与提升执法能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研究和探索,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 监管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发现问题并不是终点,最终我们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前医疗器械注册监管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协调各方共同努力,药监部门、企业要同仇敌忾,把我国医疗器械注册监管工作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医疗器械注册、注册监管、审评审批、注册审评

正文

 

一、医疗器械注册监管问题研究意义

医疗器械是一种特殊商品,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我国对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采取注册管理的制度。医疗器械作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我国自2000年建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以来,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监管体系,但伴随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注册监管面临新的挑战。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具有以下深化意义:

 保障公众健康与安全

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可以确保医疗器械在上市前经过严格的评估、测试和审查,从而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这有助于防止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进入市场,降低医疗风险,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规范市场秩序与促进公平竞争

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的问题还涉及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可以明确医疗器械注册的标准、流程和要求,规范市场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和违法行为的发生。这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创新与进步

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的问题对于推动行业创新与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并与国际注册法规监管相结合,进行交叉研究,了解国际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同时,提高我国医疗器械的创新申报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与提升执法能力

研究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的问题,还有助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提升执法能力。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发现现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执法部门的执法水平和效率,加强执法力度和效果,确保医疗器械注册作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做好承前启后的作用。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的问题也涉及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了解国际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全球化发展。这有助于提升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二、医疗器械注册监管问题的研究进程及现状

2.1 关于研究医疗器械注册监管问题的研究进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初步建立阶段:

2000年,《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医疗器械注册法规开始实施,也就是从2000年以后学术界才开始关注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的问题,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王兰明在《中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一文中提到中国医疗器械注册存在的问题有:审评审批的法规体系有待完善,审评尺度有待统一,审评审批的效率有待提高,审评审批的体制机制有待改革和完善,审评审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的措施有待加强,上市前准入管理存在交叉重复。

 逐步发展阶段:

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册监管的问题日益凸显。2014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学术界对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的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涵盖了注册流程、审评审批、风险控制、改革以及监管机制等多个方面。骆逸娜在《我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文中提出:现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尺度不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合规性不高、统一的科学理念对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支撑不够、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需求得不到满足、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责任界定不清晰。完善我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的建议:将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确立为行业基本管理制度、理顺医疗器械相关审评审批制度的关系、扩大第二类医疗器械临床评价豁免范围、加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注册人才的培养。

 深化与完善阶段:

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不断更新。2021年国家市场对注册管理办法进行了新的修订,修订为《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学术界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从过去的宏观上的研究到现在对某个细分领域的研究,例如,人工智能、医疗美容、注册人制度、临床、包装等细分领域。

2.2 关于研究医疗器械注册监管问题的现状分析

医疗器械注册监管法规在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册监管法规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从研究水平来看,医疗器械注册监管法规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自2000年以来,国内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革,包括注册人制度的推进、审评审批电子化的全面实施、标准提高与体系完善等。这些变革体现了对医疗器械注册监管法规研究的深入和进步。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医疗器械注册监管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以适应新技术、新产品的监管需求。

然而,尽管医疗器械注册监管法规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监管体系庞大而复杂,可能导致一些监管漏洞和空白,使得一些低质量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能够进入市场。

其次,监管标准不够统一,不同地区的监管机构可能存在差异,导致监管标准的执行不一致。

此外,监管手段相对有限,目前主要包括监督检查、抽检等,这些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但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另外,医疗器械注册审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审批周期长、标准不统一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企业多次补充材料,延长了审批时间,同时也影响了产品的上市进度和市场公平竞争。此外,一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违规生产、偷工减料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可能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协作和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政府应继续加强医疗器械注册监管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细化相关条款,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企业则应加强自律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积极配合政府的监管工作。

三、现阶段重点研究方向

新的研究主题将继续接着第三阶段“深化与完善阶段”来进一步研究,围绕着医疗器械产品生命全周期开展,同时,区分监管对象,把监管对象分为,对企业的注册监管、对审评中心的注册监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的注册监管

1.1 注册人和代理人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在当前的医疗器械注册监管法规中,责任主体的界定并不总是清晰明确的。例如,《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在设定法律责任时并没有明确责任主体,仅仅是指出违反本办法规定,未依法办理。而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对于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情形设定了生产和经营两种活动,对应的主体分别是医疗器械生产者和经营者。然而,在《注册管理办法》中变更法律义务人是注册人,在适用到《条例》的罚则时,主体又变成了生产者和经营者。这种主体错位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导致法律责任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1.2 创新申报产品专利侵权的责任认定问题

创新产品在进行创新申报时,需要提供专利有关证明,但是只要求具有国内发明专利,未对国际专利权进行审查,丧失了公平性,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研发积极性,无法做到国际领先,失去了创新审批的意义。

2、对审评的注册监管

2.1 审评尺度问题

对于同种产品,在审评过程中和体系考核过程中,如何做到审评尺度统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注册资料泄密问题

企业提交的注册资料里涉及大量的产品研发信息,生产工艺信息,药监部门如何对其进行管理,避免泄露。

3、对企业和审评中心通用的监管

3.1 法律责任界定的问题

医疗器械注册监管法规中的法律责任界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注册人员审评人员、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当出现医疗器械注册资料造假问题是,如果在审评阶段发现了,那么由谁来承担责任。如果在拿证之后发现,那么审评员是否该承担责任。如果,由于提供虚假资料造成人身损害了,那么又由谁来承担责任。

 

四、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的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保障公众健康与安全、规范市场秩序与促进公平竞争、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创新与进步,还有助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与提升执法能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研究和探索,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

最后,监管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发现问题并不是终点,最终我们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前医疗器械注册监管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协调各方共同努力,药监部门、企业要同仇敌忾,把我国医疗器械注册监管工作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兰明:《中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载《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2年第11

[2] 骆逸娜等:《我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载《医疗卫生装备》2021年第1

[3] 王宝亭、耿鸿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7)》

[4] 李非:《我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体系研究》博士论文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