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协同合作,深化都市圈一体发展—以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例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陈子涛

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个背景下,跨区域协同合作深化都市圈一体发展成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跨区域协同合作深化都市圈一体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一、南京都市圈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

1. 南京都市圈基本情况

202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自此,南京都市圈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规划的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

2. 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历程

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具有先有市场、后有顶层规划,先有自行发展,后由两省共建的特征,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03年江苏省政府批准《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开始尝试建立都市圈协调机制,标志着南京都市圈正式成为国家战略。这一规划明确了南京都市圈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产业协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2013年成立南京都市圈发展联盟,旨在加强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2021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规划南京都市圈一个跨省决策、协调和执行的运作机制逐渐形成。

二、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基本情况

1. 园区的区位优势与定位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南京市和淮安市交界处距离南京、淮安均在一小时车程以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于20212月获得批复,是江苏省政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南北互动而批准设立的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园区以打造南北合作新平台、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推进各项工作。

2. 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园区以智能制造、新能源为主导产业,涵盖了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产业领域。智能制造是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的热门趋势,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新能源产业具有可持续性强、发展机遇和分布广泛等优势,通过发展两大主导产业,截至2023年,园区已引进超30家企业,投资规模达135亿元,意向洽谈项目10余项,预计投资规模近50亿元,园区的产业聚集效应愈发明显

三、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跨区域协同合作的具体实践

1.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跨区域协同合作的主要形式

在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南京、淮安两市通过跨区域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协同:两市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共同协调,为园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人才可以享受南京市的积分落户政策、人才购房政策,企业可以享受南京市的科技创新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同时,园区企业可享受淮安的税收优惠、土地政策、金融支持、人才政策及技术支持等。

(2)资源共享:两市通过共享人力资源、科研资源、市场资源等,共同推动园区发展。南京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高端科技企业和高成长性创新企业,人才、技术资源丰富,淮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与南京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园区工作和创新,解决技术难题。

(3)产业协同:两市通过在产业布局、产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协同,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而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与南京江北新区在产业链、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双向联动与融合,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2.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跨区域协同合作对深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作为南京、淮安共建的一体化创新试点园区,对深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协调发展: 园区以服务同城化、发展一体化为理念,强化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协作,打破了以往的地域壁垒,实现了资源配置共享与区域减的优势互补;

(2) 创新驱动: 园区聚焦科创飞地、园区制造的产业集聚形态,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创新型产业生态,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

(3) 产城融合: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实行产业先行、新城融入的产城融合策略,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同时为居民提供就业和生活便利,改善生活质量。

(4) 绿色发展: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采纳数字智能、绿色低碳的运行方式,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不仅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了实践路径。

(5) 合作共赢: 作为南京与淮安合作的重要项目,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通过深化两市合作,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为南京和淮安两市提供了一个产业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平台,也为整个南京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和贡献。

四、深化都市圈一体发展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加强,都市圈一体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然而,在深化都市圈一体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不均衡。都市圈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影响整体发展。

(2)区域合作不足。都市圈内各地区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导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影响整体效益。

(3)基础设施不完善。都市圈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的设施,制约了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4)科技创新不足。虽然都市圈内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但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仍有待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够明显。

(5)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在政策支持方面还存在不足,如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政策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吸引企业和人才进入都市圈。

五、深化都市圈一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深化都市圈一体发展的过程中,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发展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通过对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要想深化都市圈一体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环境

加强顶层设计是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这需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对整个都市圈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主要包括明确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配套等。其次,优化政策环境是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政府的法规、政策、财政支持等方面,包括提供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金融支持、技术人才支持等。

2. 创新合作机制,提升协同效应

提升协同效应就必须建立创新合作机制,这需要:建立跨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多层次沟通协调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建立创新合作机制提升协同效应。其次,提升协同效应是创新合作机制的重要目标,提升协同效应需要加强产业链协同、科技创新协同和人才交流协同。

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和提升协同效应,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了一体化发展。未来,随着都市圈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合作机制。

3. 发挥产业园区的平台作用,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发挥产业园区的平台作用是深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基础。要发挥平台作用需要建设完善的硬件设施、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加强产业引导和培育,通过发挥产业园区的平台作用,加强招商引资与企业间的协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未来,随着都市圈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挥产业园区的平台作用,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