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路径探索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陈祥

株林镇人民政府 湖北省黄冈市 435300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其保护与传承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非遗的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承人老龄化、年轻一代对非遗兴趣不足等问题。群众文化活动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参与度。本文探讨了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的路径,旨在通过创新的方式激发公众对非遗的兴趣,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传承;社会和谐;融合策略

正文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智慧与技艺。然而,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为非遗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旨在探讨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的有效路径,以期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同时,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和谐。文章将从非遗保护的现状出发,分析群众文化活动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并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非遗保护现状与挑战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被各社区、群体甚至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一部分的实践、表述、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物品、工艺品和文化空间。这些遗产形式体现了人类创造力的多样性,是文化认同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影响,非遗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但不限于文化同质化、传统技艺的失传、传承人老龄化以及年轻一代对非遗兴趣的缺失。

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威胁着非遗的生存空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方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一些非遗项目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传统技艺的失传问题日益突出。许多非遗项目依赖于口耳相传和师徒制的传承方式,但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相继离世,许多技艺面临无人继承的窘境。此外,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也不容忽视。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年龄偏大,年轻一代由于教育、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对非遗的传承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动力。面对这些挑战,非遗保护工作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需要加强非遗的记录和研究工作,通过数字化手段保存非遗的相关资料,为非遗的传承和研究提供基础。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公众对非遗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教育、媒体宣传等途径,增强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遗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同时,鼓励和支持非遗项目的创新性转化,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高非遗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政策层面的支持也是非遗保护的关键。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非遗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并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享非遗保护的经验和成果,共同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非遗保护挑战。非遗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应对非遗面临的挑战,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为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二、群众文化活动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普及性,能够为非遗的传播和普及提供广阔的平台。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节庆、展览、演出等活动,可以吸引大量公众参与,使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非遗项目。这种直接的体验和参与,有助于增强公众对非遗价值的认识,激发他们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

群众文化活动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实践平台。许多非遗项目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而群众文化活动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公众不仅能够学习非遗知识和技艺,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成为非遗的传承者。群众文化活动还能够促进非遗的创新发展。在现代社会,非遗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为非遗的创新提供灵感和动力,鼓励传承人和公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非遗的新形式和新内容,使非遗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群众文化活动还有助于构建非遗传承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举办,可以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形成对非遗传承的支持和帮助。这种社会支持不仅包括物质和资金的支持,还包括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持,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群众文化活动还能够促进非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非遗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国际视野和合作。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展示中国的非遗项目,吸引国际友人的关注和参与,促进非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非遗的国际影响力。群众文化活动在非遗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的策略与实践

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是实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策略。这种融合策略需要基于非遗的特性和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实践方法,以确保非遗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有效的传播和传承。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的策略之一是加强非遗教育。教育是传承非遗的基础,通过在学校教育中融入非遗内容,可以从小培养青少年对非遗的兴趣和认识。此外,通过举办非遗讲座、工作坊和体验活动,可以吸引不同年龄层的群众参与,提高他们对非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利用新媒体技术是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的有效手段。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将非遗内容推广到更广泛的群体。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等渠道,可以展示非遗的多样性和魅力,吸引年轻一代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非遗的兴趣。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是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的重要实践。通过组织非遗节、展览、演出和比赛等活动,可以为公众提供亲身体验非遗的机会。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展示非遗的独特魅力,还能够促进非遗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增强非遗的活力。

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还需要注重社区参与。社区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场所,通过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可以增强社区对非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非遗传承活动,如手工艺制作、传统音乐舞蹈表演等,让社区居民在参与中学习和传承非遗。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的策略还应包括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同时,通过法律法规保护非遗的知识产权,确保非遗传承人的合法权益,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结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认识到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非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群众文化活动为非遗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传播的平台,使得非遗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尊重。通过教育普及、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特色文化活动的举办、社区的积极参与以及政策和法律的支持,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策略得以实施,这不仅有助于非遗的传承,也为社会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非遗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晓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 文化遗产,2020, 10(2): 45-52.

[2] 李明. 群众文化活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J]. 社会科学家,2021, 37(3): 89-95.

[3] 赵丽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的路径探索[J]. 文化研究,2022, 23(1): 67-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