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分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林晨

江苏苏州干部学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

针对目前来说世界范围内均面对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尤为重要的,其中生态文明既是对经济增长的一种思考,也是一种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基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资源合理利用——生态伦理重建三个层面,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进行多元化剖析,以此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的发展意义与迫切性。本文就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展开分析和论述,希望以此可以给广大相关工作者,以建议或启发。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分析;可持续发展

正文


   引言:立足于宏观视域下,生态文明其本身的思想核心是维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中所衍生出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维持生命以及支撑经济发展从而满足人们需要而进行的各种服务,比如像是主要有食物以及调控文化等各类支持性服务。它们既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关键所以立足于实践,注重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恢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狭义来说,生态文明的建设,其本质就是调动政府以及企业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真正达到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目的

   一、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的根本

   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要维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除了所衍生出的生态系统服务比如为维持生命、支撑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们需要而进行的各种服务以外,其中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比如在实践应用中,通过政策制定以及技术创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构建健全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这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更是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除此之外,通过建立生态红线制度,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方式,对生态功能区进行合理划分,以及践行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合理的生态保护这同样也属于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关键体现。

比如针对我国南方地区,以武汉等地的生物工程以及致力于土壤改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这属于现阶段该地域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不仅如此,通过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和促进全社会各类群体的积极参与,共同投身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也是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所以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的根本,更是推动我国生态建设水平提高的基石[1]

二、资源合理利用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的途径

立足于实际通过对环境保护的分析,这也直接阐述了我国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比如用一种科学的方式来处理各种问题,关系到资源的高效分配,又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来说,基于生态经济原理,注重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发展,运用全命周期评价等手段,对从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报废等各环节的环境效应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达到优化分配和深度开发的目的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拓宽了新的形式和范畴,利用卫星影像以及大数据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达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目的是具备可行性的

除此之外,依托于《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是实现资源闭环流通的重要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已经将产业生态理念引入到了产业链之间,建立了供应链之间的物料和能源连接,从而达到了废物的回收利用,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环保压力。不仅如此,针对环境建设的相关文件。通过制定绿色信贷和税收优惠等激励手段,促进企业和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到循环经济中来,从而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施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说资源合理利用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的途径,也无可厚非[2]

   三、环境治理与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的先决条件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表现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多维进程,特别是政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环境科学是一个涉及生态学和环境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它的发展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几年,随着环保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遥感以及传感器等手段,对大气、水体以及土壤等污染物进行精准监控,提高了对污染源溯源和早期预警的能力。不仅如此,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像是纳米技术的应用以及光催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污染物的脱除效果,又能减少二次污染的危险。所以说科技进步和政策的有机融合,可以让诸多企业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又可以从技术进步中获取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循环。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共性基础,通过构建和恢复城镇湿地以及促进生态农业等生态工程,营造出一个良性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由此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并在发展中减少背后的阻力,这一先决条件是尤为突出的[3]

四、公民的社会参与性和公共认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的体现

   通过有计划传播环保理念,提高人们的环保观念,推动人们的低碳消费和低碳的生活习惯。比如依托于学校课程和网络平台等多种教学方式,加深市民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具备可行性的。比如在对环境进行的教育中,除了要向学生们传递一些知识之外,还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进行,通过情景仿真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另外,运用社会化网站的平台进行环境保护观念的传播,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探讨,营造一个有利的公共环境。

而对于各类企业来说,除了要实现经济效益之外,还应该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主动地参加到环保行动中来,促进环保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建立起一个绿色的产业链。而民间机构在推动公众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在多方参与下,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生态管理系统,既可以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和透明性,又可以提升市民的责任心,从而在整个城市营造出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资源合理利用——生态伦理重建三个层面,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进行多元化剖析,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又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宏观视域下,生态文明其本身的思想核心是:维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的根本、资源合理利用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的途径、环境治理与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的先决条件、公民的社会参与性和公共认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的体现由此在多方参与下,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生态管理系统,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均具有实践意义和可行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学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贡献[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

[2]弘扬改革精神 建设美丽陕西[N]. 陕西日报, 2024-09-19 (1).5-6.

[3]赵永刚. 绿水青山间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N]. 乌海日报, 2024-09-19 (2).5-6.

[4]曲直.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控制自然”思想的两条阐释路径及其理论启示[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