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应用;生态环境保护
正文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空气、水、土壤等要素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生物多样性退化,生态系统功能削弱。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动态,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科学制定保护对策,必须实施规范的生态环境监测,这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1.1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主要采用自动监测站和手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自动监测站可以实现气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和颗粒物等的连续监测。一般设置在人口密集的城区。手工监测则主要负责采集空气样品,实验室分析其中的污染成分和浓度,手工监测站布局考虑区域代表性。至于监测频次,自动监测为实时连续监测;而手工监测根据污染物种类和来源不同,频次不同,一般是每天至每月不等。另外,重点区域还会安装可便携式监测设备,对污染“热点”进行深入监测。监测结果及时公布,按月度和年度统计空气质量等级占比,评价区域空气质量状况[1]。
1.2水环境监测
水环境监测主要针对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等)和地下水开展,以了解其质量状况和安全程度。根据水体功能区划和水质类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和取水井作为监测点位,定期采集水样,测试其中的典型污染因子如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等几十项指标的含量,并与水质标准对比,判断水质达标与否。监测频次与水体污染负荷相关,一般河流和湖泊为月度采样,地下水为季度或年度采样。最近,水环境监测也采用了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水质指标的动态、连续监测。
1.3土壤环境监测
土壤污染潜在风险大,土壤环境监测工作重在筛查土壤污染状况。具体是在可能受到工业废气、烟尘、生活垃圾、尾矿渣浸润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划设监测样带和样点,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样品,检测其中重金属(如镉、铅、汞、铜、铬、镍等)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DDT、滴滴涕)的残留含量,判断土壤是否存在不同等级的污染。这类监测频率相对较低,一般是5年1次。指标超过一定含量会启动详查,也需要加密监测样点确定污染边界。此外,开发建设项目也需监测土壤质量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1.4生物多样性监测
生物多样性监测主要选择某典型生态系统(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其生物种类、分布、种群数量等变化情况。定期调查生物现存量和种类丰富度,代表不同生物学指标形成系统序列,揭示生物多样性的时间演变规律。这类监测工作复杂,目前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2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应用
2.1评估生态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
生态环境监测可以提供宏观生态环境背景及其变迁趋势的数据支持。各类监测结果可定量化生态环境指标的具体值,判断生态环境质量是否良好或面临退化。例如通过统计空气质量各等级天数比例变化,分析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和浓度上升趋势,找出造成空气质量恶化的影响因子,为制定改善大气环境的政策提供依据。生态环境监测还可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生态环境差异和特征,为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监测不同城市的PM2.5浓度,可以发现不同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和主要来源,为制定针对性的空气治理措施提供参考。或者通过监测不同季节的水质变化,可以了解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受污染的敏感性,为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案提供支持[2]。
2.2预警生态环境问题
当监测数据显示某些环境或生物指标异常时,可以预警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的风险。例如局地土壤镉超标,提示可能存在通过食物链富集后对人畜健康产生潜在影响的环境问题,应立即查明污染源头并采取遏制措施。或检出某物种种群数量骤减,则应重点保护该物种的栖息地环境。生态环境监测还可以预测生态环境的未来变化趋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预案和对策。例如通过监测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可以预测未来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为制定海岸带防灾减灾和适应性规划提供依据。或者通过监测森林火险等级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为制定森林防火和灭火的措施提供依据。
2.3支撑生态环境管理决策
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会综合考量监测结果与环境标准对比情况,评判现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治理技术的适用性,必要时提出修订或更新建议。例如通过监测数据共同判断某条河流治理后水质明显改善,考察治理工艺,并研究这种工艺在其他类似水体中的推广应用前景。生态环境监测还可以为生态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支持和保障。例如通过监测数据评价生态补偿的效果和合理性,为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的标准和制度提供依据。或者通过监测数据评价生态环境责任的落实和执行,为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责任制和问责制提供依据。
2.4评价生态环境保护效果
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判断生态环境质量在保护治理和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从量化数据层面证实保护工程的效果效应。例如开展矿山、工厂周边植被恢复情况监测,研究其多年生态修复过程,为矿山生态恢复判定成功与否提供依据。生态环境监测还可以评价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例如通过监测数据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就业创造、贫困减少等方面的贡献,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提供依据。或者通过监测数据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对人民健康、生活质量、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影响,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提供依据。
3加强和改进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建议
3.1建立统一的监测标准体系
我国领土范围广大,区域发展和环境污染情况差异大,原有监测标混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标准指标复杂,制约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整合完善监测技术规范体系,科学设置统一的监测点位选择与布设、监测频次、监测项目、数据格式和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严格监测质量管理,保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规范化、标准化[3]。
3.2提高监测精度和密度
扩大监测投入,采购先进的监测设备,针对重点区域和生态敏感区,适当加密样点分布密度,缩小样点间距,增大监测样本量。并逐步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隔日采样到实时在线监测的技术升级,提高监测精细化程度。同时,统筹各类监测手段如地面监测、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测等的综合应用,立体监测生态环境质量。
3.3增强监测结果的及时性和公开性
加快监测信息的统计分析速度,建立生态环境状况例行发布制度,主动公开全国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公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并在互联网上搭建公众查询生态环境质量信息的开放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
3.4加大监测技术和装备研发力度
针对我国国情,组织力量攻关专项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如生物标志物技术、卫星数据分析技术、无人机航测成像解译技术等。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提高监测效率,降低监测难度。并制定差异化的监测技术方案以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类型的需要。
结束语:生态环境监测是开展生态环境管理保护的科学依据。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改进监测技术方法,提升监测数据质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1] 刘增彩.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3, (09): 50-53.
[2] 石翰坤;高莹莹. 环境监测在环保中的作用与发展对策研究 [J]. 清洗世界, 2023, 39 (08): 166-168.
[3] 赵玉军.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策略 [J]. 化工管理, 2023, (23): 4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