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做好计算机的病毒防治
摘要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防治;系统安全;对比法;
正文
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无论是个人的信息存储、娱乐,还是企业的办公、数据处理等,计算机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网络时代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就无法避免遇上网络攻击,遭遇病毒的威胁。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将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甚至导致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因此,深入探讨计算机的病毒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
1.计算机病毒来源和危害
1.1病毒的来历
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恶意代码是由恶意编程者嵌入计算机程序中的一段代码。它能够寻找宿主程序并依附于其上,通过修改其他程序并插入自己的代码来实现复制,可能会干扰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作。病毒通常具有三大特性:传播性、隐蔽性和破坏性。而且病毒可以通过文件传播,也可以通过引导和攻击手段等传播。因此,分析病毒的来源对于有效防治至关重要。
1.2病毒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一般通过U盘、硬盘、光盘,通过网络传播。通过U盘和硬盘,由于U盘和硬盘的方便性,用户经常使用让里面内容互相传递,这就有可能将已经被感染病毒带到另一台计算机上面,进而传染和扩散到更多的计算机。通过光盘,有部分群体购买盗版软件和电影,这给了不法分子将软件和病毒一起刻在光盘上面的机会,从而造成了计算机的感染。通过网络传播,这时当下传播的主要途经之一,由于计算机的联网让病毒的传播速度加快,病毒变得更加隐蔽。无意中在网上的下载和点击到病毒程序或文件的可能一直存在。
1.3病毒的类型与危害
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按照感染对象可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等。引导型病毒主要感染计算机的引导扇区,一旦感染,计算机在启动时就会被病毒控制。例如,“大麻”病毒就是一种典型的引导型病毒,它会修改计算机的引导记录,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或者出现错误提示。文件型病毒则主要感染可执行文件,如.exe文件。当用户运行被感染的文件时,病毒就会被激活并开始传播和破坏。像“CIH”病毒,它可以破坏计算机的BIOS芯片中的数据,导致主板损坏,这是一种非常具有破坏性的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兼具引导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的特点,感染范围更广,危害更大。除了这些,还有宏病毒,它主要感染办公软件中的宏文件,如Word、Excel中的宏。宏病毒可以通过文档的传播迅速扩散,可能会删除或者篡改用户的文档数据。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不仅仅是破坏数据和硬件,还可能会窃取用户相关的隐私信息,如账号密码等,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1及时进行补丁更新
经相关统计计算机毛病90%都是由软件导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的核心,需要定期进行更新。例如,Windows系统会不断推出安全补丁来修复系统漏洞,这些漏洞可能会被黑客利用,从而入侵计算机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或者破坏计算机系统。当然不只是系统,在防火墙与杀毒软件中,由于特诊库和病毒库过期等也会带有一定的风险,从而使得防御入侵计算机的能力减弱。而平常用的软件,诸如数据库软件,文件游览软件等也无法避免因为版本过低,存在漏洞而被攻击。因此,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定期并不断地更新和升级计算机中的相关软件。确保已安装最新的补丁,以便及时弥补和解决程序中的安全漏洞。
2.2有效构建防范机制
需要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时刻保持着激活状态,以确保其能持续发挥作用。这样在浏览网页或访问不明来源的网络数据时,杀毒软件能够扮演防御者的角色,拦截并清除病毒,保障计算机稳定运行。选择和使用杀毒软件及防火墙时,务必选用正确版本的正版软件,因为它们才真正可靠不含病毒,能更有效地保护计算机安全。并且还要做好用户的设置和授权,只授予合法用户适当的权限。在认证中系统检查用户提交的证书或其他信任凭据,以验证用户的身份。在授权中系统检查用户的角色和权限,以确保用户只能访问被授权的有限资源。
2.3备份重要数据资料
尽管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来抵御被计算机病毒感染的风险,但是一旦受到感染,仍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笔者认为在采取了上述这些预防措施之后,用户还应加密和备份重要的数据和文件,以减轻因为病毒而造成损害的风险可能。而加密的方法和工具可以使用安全但成本较高的硬件加密;也可以使用成本较低,但可能会消耗系统资源的软件加密,如:VeraCrypt和BitLocker等加密。为了全面保障计算机安全,不仅要注意计算机的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做好相关的病毒防护措施,还必须执行适当和定期的计算机维护。尤其在面对计算机故障时,用户应首先识别问题根源,大致的原因需要会判断,再确定故障的具体点,并及时进行修复工作。面对潜在的计算机病毒威胁,用户要养成定期备份和加密重要文件资料的习惯,从而才能保障计算机不幸遭受病毒感染后的风险能降到最低。
3.计算机病毒的识别和查杀
3.1计算机病毒如何识别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使用防火墙或杀毒软件来进行识别。但在无法判断是否为病毒感染时,断网后可以借用隔离法和对比法。隔离法是将也许是阻碍毛病的硬件或软件问题进行屏蔽起来的一种判别办法。它也可用来将置疑彼此抵触的硬件或软件相隔脱离,以判别毛病是否发生变化。对于疑是新软件的问题或病毒直接将其置于黑名单或者防火墙中。这种方法对于新增软软硬件以及更新软硬件后一段时间出现问题较为有效。而对比法即是用好的计算机与有毛病的计算级进行装备、运行状况等方面的对比,以判别毛病计算机是否因在环境设置,硬件装备方面的不通。同样可以自身前后想象对比,在计算机良好的时候和出现问题的时候,是否时因为点击了某个文件,还是因为下载了某个软件等等,来进行初步的判断。然后找出毛病部位。
3.2病毒的查杀
为了有效查杀计算机病毒,首先要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例如,卡巴斯基、诺顿等知名杀毒软件,它们具有强大的病毒查杀能力,可以实时监控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清除病毒。同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因为新的病毒不断出现,只有更新病毒库才能识别和查杀新的病毒。另外,要开启操作系统的防火墙功能,防火墙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连接,防止外部网络攻击者借助病毒入侵计算机。对于企业用户来说,还可以部署网络版的杀毒软件,实现对整个网络内计算机的统一管理和病毒防治,提高整体的安全性。当确认已经感染病毒,首先需要断开网络,这不仅是为了防患病毒或者实施者的继续攻击,也是对自己计算机上数据的保护。如果是因为病毒或者恶意软件导致的软件故障,需要先进行病毒查杀,然后再对受损的软件进行修复或者重新安装。如果较为严重时,可以采用一些其他手段,如Windows则应在安全模式下启动时只加载基本的驱动程序和服务,有助于排查是哪个软件或者驱动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同时也可以避免激发某些病毒,这时候再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
结语:计算机的病毒防治是保障计算机正常运行的关键。通过对计算机有效的病毒防治措施,则可避免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侵害。本文在病毒的防治方面提出了三步方针,并对病毒的识别在一般杀毒软件基础上提出了隔离法和识别法,查杀方面也提供了一些个人的简介。期望本文能给一些计算机工作者和学者提供一些帮助。最后希望计算机在防护下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升整体数字化体验。
参考文献:
[1]辛梁妮.计算机局域网中的病毒防治安全技术应用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No.226(10):3-4.
[2]张志先.基于人社服务中心计算机维护的病毒防治对策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1):83-84.
[3]戴杰.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J].办公自动化,2021,26(14):59-61.
[4]罗静.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方法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6):30.
[5]马超,王晓琴.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途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2):120-121.
[6]蔡志刚.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病毒防治方法[J].中国高新科技,2020(17). 15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