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质量评价机制探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杨巧智

呼伦贝尔学院

摘要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中,加强培育质量评价可以确保培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具体机制构建中应当加强教师党支部设置、强化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工作机制,围绕政治功能、党建主责主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学院事业发展、党支部班子建设等指标积极构建评价考核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平台载体。


关键词

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质量;评价机制

正文


评价机制是保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评价机制建构过程中应当利用好相关机制,不断促进培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不断强化相关保障机制,充分利用相关工具和平台载体,确保培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当前高校培育质量评价现状,未来应当在高校党支部政治功能完善、具体党建业务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继续发力,优化相关工作路径。

一、强化高校党支部政治功能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开展中,应当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核心位置,运用相关政治思想主题教育积累的学习体系、学习载体、学习制度,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积极摸索高校党支部政治功能建设,积极开展高校党支部各项政治生活,还要定期组织高校教师政治学习,将形成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具体的经验方法,这样才能带动高校党支部全面发展。高校党支部要引导好党支部党员,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基础上,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政治功能“虚化”现象,将高校党建工作部门的人员设置固定化,避免出现“业务大于党建”的现象发生,确保高校党支部政治功能取得长效释放。通过完善高校党支部自身政治功能体系,提高高校党支部党建工作效力,是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有序推进的关键所在,是相关培育质量评价工作在高校贯彻和执行的根本性所在,可见加强高校党支部自身政治体系完善的重要程度。

二、强化高校党建主责主业评价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开展中,应当将党建工作是否能够认真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能够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等纳入评价指标中,对高校党支部成员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具体活动的情况纳入评价指标中,同时要对高校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建设质量进行定期考评,考评的目的是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的党建工作发展,将党员的相关工作质量纳入评价指标中。例如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党费收缴、党员激励关爱帮扶和党纪处分等具体工作,都应当量化指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在评价体系建构中,高校要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制度,凭借高校的党建和学术等优势,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亲缘力和感染力,引领高校教师提高思想觉悟,争当新时代知识分子,做好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三、促进高校学院培育事业发展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质量评价中,应当将高校学院对教师培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纳入评价框架中,重点围绕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将高校学院培育事业作为重要的评价体系牵引绳,引领党支部工作与培育工作有机融合、相互融合,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政治素质较高的骨干型教师,应当及时进行培养,让党员教师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积极发挥“双带头人”的作用,这样就可以让党支部的领导力和组织力有效转化为驱动力,最终实现高校学院培育事业健康发展。另外,高校各学院党支部“双带头人”在培育质量评价工作中应当重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加大相关评价投入,积极发挥党建文化引领作用,高校各学院党支部“双带头人”要深刻理解人才培育的长远价值,不能忽视评价工作的持续开展,帮助高校各学院党支部“双带头人”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学习态度,尤其在党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不能松懈,养成长期的学习习惯,缩短自身综合素养与人才培育工作的距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加强高校党支部班子体系建设

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评价过程中,应当将健全配强党支部班子以及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纳入评价体系里。高校党支部班子体系建设是衡量培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党支部书记人才的持续输出,保证高校党支部班子成员的政治及业务素质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引领带头人作用。高校党支部班子体系建设中,培养内容要多元丰富,培养形式要差异化多样化。高校党支部书记必须能够以身作则,发挥“领头雁”角色功能,指导党支部班子成员履职能力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高校党支部班子的总体凝聚力。一方面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开展中,要深刻理解“双带头人”的内涵。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贯彻党建理念,业务活动开展中要利用法律思维和意识解决问题,运用法治思想和方式协调工作。另一方面避免相关培育机制建设流于表面,培育机制建设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才高质量培养,一旦真正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则可以更好地加强现有的机制建设约束力,对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引导,将培育机制落实到评价体系之中,充分发挥现代评价工具和载体,精准定位高校党支部书记培育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开展评价活动。

结论

综上,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是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体现,对于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机制建设是高质量培育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培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内容,未来应当加强培育工作与评价体系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聂媛媛. 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的困境与路径探索[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 37 (01): 144-145+148.

[2]周先阳.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路径探索[J]. 办公室业务, 2023, (17): 45-47.

[3]杨锴. 新时代教师党支部书记个人优势培育机制研究[J]. 理论观察, 2023, (08): 139-142.

[4]田峥, 朱琳.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现状及面临困难的调查[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1, (01): 92-95.

[5]吴林龙, 孙海英. 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培育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 (03): 145-149.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2021DJYB02,项目名称《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探索--以呼伦贝尔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为例》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