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党务廉政;风险防控
正文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加强党务廉政风险防控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党务廉政风险不仅关乎党的形象和威信,更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党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于保障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务廉政风险现状分析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部分党员干部在对待廉政建设时,未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往往将廉政视为外在要求而非内在修养。还可能错误地认为,只要个人不贪不腐,便无需过多关注廉政风险,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实则是对廉政风险的严重低估。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重业务、轻廉政”的倾向,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业务工作中,忽视了廉政教育和风险防范,导致在无形中为廉政风险敞开了大门。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不仅削弱了廉政建设的基础,也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二)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
目前,部分单位或部门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尚未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体系,导致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及应对等环节存在漏洞。防控体系的不健全体现在多个方面,如风险点排查不全面、不深入,难以精准识别潜在风险;防控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有效应对已识别的风险;另一方面,风险防控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导致在风险发生时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廉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
(三)监督体系不完善
当前,虽然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在加强监督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监督体系仍存在不少短板。一方面,监督力量相对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导致监督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监督手段和方法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新时代廉政风险防控的需要。还有部分单位或部门在内部监督上存在薄弱环节,如自我监督意识不强、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使得一些潜在的廉政风险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发挥,以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共同守护党的廉洁形象。
二、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具体构建
(一)完善制度体系
构建完善的党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一体系应涵盖风险识别、预警、评估、处置及后续监督等多个环节,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制度体系需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廉政风险防控中的职责与权限,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流程图,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并注重制度的创新性和适应性,根据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调整和完善制度内容,确保制度始终具有生命力和约束力。例如,可以建立廉政风险点动态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廉政风险进行梳理和排查,及时更新风险点清单,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又如,可以推行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廉政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防控工作的智能化水平[1]。这些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将有力推动党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健全,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二)加强教育引导
教育引导旨在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廉政风险的发生。为此,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将廉政教育贯穿于党员干部的职业生涯全过程。通过定期开展廉政教育培训、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纪律规矩、廉洁自律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红线”和“底线”,增强法治观念和纪律意识。还要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党员干部,量身定制教育内容,确保教育引导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宣传表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对于违纪违法案件,要敢于亮剑、严肃查处,并通过公开通报、警示教育等方式,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和惨痛代价。例如,可以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实地感受、亲身体验,加深对廉洁自律重要性的认识。又如,可以开展“廉政家风”建设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将廉洁自律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2]。这些教育引导措施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的提升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
(三)强化监督执纪
监督执纪旨在通过严格的监督与执纪问责,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让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强化监督执纪,需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实现监督全覆盖、无死角。这包括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特别是对关键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确保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要畅通监督渠道,鼓励和支持党员群众参与监督,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在执纪问责方面,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对违反党的纪律规矩、廉洁自律准则的行为坚决查处,决不姑息。要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严肃追责,形成强有力的责任追究体系。另一方面,还应注重监督执纪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督执纪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处置问题。还要加强对执纪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执纪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确保监督执纪工作公正、公平、公开。例如,可以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数据库,对党员干部的廉政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又如,可以推行“互联网+监督”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渠道,拓宽监督渠道,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3]。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力推动监督执纪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党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论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构建党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监督执纪等措施的综合施策,可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全面的党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党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更能够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汤晓.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营造风清气正干事环境[J].福建市场监督管理,2022,(05):49-50.
[2]徐五才,马佳.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煤炭工业,2021,(11):74-75.
[3]刘玉靖.党的十八大以来廉政风险防控研究综述[J].世纪桥,2021,(03):9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