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的婚育观分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史金姝

深圳市宝龙长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省 深圳市 518000

摘要

我国是一个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交织的国家。过去,早婚早育曾被视为家庭的责任,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个人观念的多样化,年轻人对待婚姻和生育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本文将对当代年轻人的婚育观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婚育观;生育;年轻人

正文


高昂的结婚和生育成本,职场压力与生活负担交织在一起,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婚育持观望态度,甚至选择推迟结婚或不生育。这不仅是经济因素的体现,也是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变化的反映。年轻人对于生活质量和个人发展的重视,使得他们在婚育问题上更加谨慎和理性。这一趋势对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年轻人的婚育观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年轻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过去,早婚被视为传统,而如今,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因此,他们倾向于推迟结婚,以追求更高的教育和事业成就。这种观念的转变在城市地区尤为显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三十岁以后结婚甚至不婚。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生育率一直在持续下降。尽管政府近年来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夫妇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但许多年轻人仍选择不生育或只生育一个孩子[1]。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和生活成本的增加,许多年轻人感到难以负担生育和养育孩子的巨大费用。从住房、教育到医疗,抚养孩子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这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年轻人普遍面临着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为了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人选择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事业发展中,推迟了结婚和生育的计划。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婚前积累更多的经验和财富,以确保未来的家庭生活更加稳定和幸福。同时,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国际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他们对于婚姻和家庭的看法也因此更加多元化。

二、我国与韩国婚育观对比分析

中国和韩国在婚育观念上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根据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的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20-29岁年轻人中,有超过一半(52.4%)的人结婚后并未计划生育,而这一比例较2015年上升了23.3个百分点,从而显著增加。这一趋势反映了婚育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人将生育视为一种选择,而非必然。韩国的生育率下降是由于人们对婚姻和育儿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以及抚养孩子的成本显著增加所致[2]。根据美国杰富瑞金融集团的分析,韩国抚养孩子至18岁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2013年达到了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7.79倍。这种高昂的抚养成本导致许多年轻人对生育持谨慎态度。

与韩国相似,国年轻人越来越重视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推迟结婚和生育的趋势明显。此外,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是重要因素,使得年轻人在经济上更加谨慎,不愿意轻易承担家庭责任。因此,在婚姻和家庭价值观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两国年轻人都展现出对自由和个人选择的追求。传统的早婚早育观念逐渐被弱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单身。

三、针对我国年轻人婚育观的建议

(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注重运用“引导”和“激励”的办法激发生育潜能、提振生育水平。一是加强生育综合激励。完善和落实婚假、产假、护理假、育儿假等具体措施;探索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育儿补贴,落实生育医疗待遇和相关税收优惠支持政策;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3]。二是降低家庭育儿负担。探索发放托位建设补贴、收托运营补贴和以奖代补,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4];推广房县激励生育的住房保障做法,完善发放购房补贴、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和配租公租房优先照顾等支持措施;推进就近入园、入学和长幼随学。

(二)引导树立正确婚育观

强化对青年一代恋爱交友、婚姻生育等行为的指导,增强其健康、向上的婚育观念与认知能力。各级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社团组织和高等院校可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通过婚恋线上咨询、婚育讲堂等多种途径,疏解青年一代思想压力和心理困惑,提升其社会融入、情绪管理、情感经营、婚育意识与认知能力。坚持系统考虑、前瞻规划,在青年一代就业指导中融入婚育教育,重视对其包括爱情、婚姻、生育等的教育,让青年一代规划职业生涯的同时,考虑结婚年龄、生育时间、育儿数量等问题,引导其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婚育观。

(三)改变社会文化观念

传统观念中,婚姻和生育被视为人生的必经之路,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演变。因此,我们需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利用各种媒体平台,传播健康、科学的婚育理念,强调婚姻和生育的重要性,并提倡自主、负责任的生育观念[5]。通过教育体系,普及性别平等、家庭和谐的理念,培养年轻人正确的婚姻和生育观念;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共同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经济、法律和情感支持。鼓励企业实施灵活的工作制度,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家庭照顾时间,以促进职业与家庭的平衡。

四、结语

综合考虑当代年轻人婚育观的复杂性,我们意识到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政府应该通过更加人性化的政策支持年轻人的婚姻和生育选择,社会各界应该建立更加健康和包容的家庭环境,而个人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只有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婚姻和家庭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参考文献

[1]崔应令. 生育支持的制度、观念与文化建设: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探索 [J]. 理论月刊, 2023, (08): 110-119.

[2]姜英敏,王文静. 应对“人口悬崖”:韩国教育的破解路径 [J]. 比较教育研究, 2023, 45 (11): 35-45.

[3]袁君. 完善我国生育支持政策的研究 [J]. 大陆桥视野, 2024, (04): 76-78.

[4]周鹏,陈静宁,李璇,. 建立整体性生育支持体系 提高四川人口生育率 [J]. 人口与健康, 2024, (03): 28-30.

[5]纪新松,游焘键. 新时代背景下青年群体正向婚育观的引导与教育研究 [J]. 经济师, 2024, (02): 227-228.

 

 

作者简介:史金姝,性别:女,出生年月:1996.09,民族: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学历: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年轻人的婚育观、中国房地产的走势、社会保障制度和改革方向

 

 

 

 

 

 

 

 

 

 

 

 

 

 

 

 

 

 

 

 

 

 

 

 

 

 


...


阅读全文